分類文章: ‘台灣建築’
2007-03-28
2007.03.25台灣各大媒體登出一則消息,說台北市一品大廈(右圖,余攝於1990年)擬拆除重建,從新聞來看,大廈住戶極可能已取得共識,甚至已進行到遴選主持建商的階段了。
台灣有水平分割所有權,土地共同持分的公寓式的集合住宅是1960年代末才開始的建築行為。最早只是五層以下的公寓國宅例如台北市民生社區、南機場公寓等;12層以上的高層集合住宅是1970年代中末期才開始出現;這裡面第一代的高層住宅大樓以台北的林肯大廈(高而潘)、一品大廈(彭蔭宣)為代表。高層住宅出現也昭示了,台灣已進入房地產的時代,住宅開始商品化,預售屋制度被發明出來,住宅建築的起造人從「地主、屋主」轉為「建商」。
我們以前建築構造學的教科書,上面寫著一般鋼筋混凝土的建築物,壽命約可達50-60年。過了這個年限,鋼筋與混凝土的握持力(以前叫握裹力)會下降,鋼筋有氧化膨脹之虞,混凝土也可能會風化,外牆面磚有可能剝落。原本建築物的拆除重建在現代城市裡很普通的事,但這座一品大廈其實才完工不到30年,距離正常鋼筋混凝土大樓建築平均壽命50-60年不到一半。
(more…)
發表於 台北, 台灣建築, 台灣歷史, 時事評論, 醜惡チャンコロ | 34 回應 »
2007-03-27
日本時代台中市徽為大正十年(1921)年鐵道部員中村與松設計,當時參與應徵者有1,038人,參選圖案作品有2,099件,經五位評審選出其中的12件優秀作品,再由市協議會(相當於現今的市議會)的議員投票來決定,係為配合台中市役所辦公廳的落成使用,由當時之市役所(市政府)公開徵求市章設計並經評選而產生。其設計概念為:將取臺中的中字,以寶錘的形式圖案化,並以「中」字對稱,圓形表示團結一致,是相當簡要的設計。
此市徽在台中市政府網頁還看得到,還是正式市徽(日本時代叫市章);但是台中市政府的出版品、網站主頁、新建築物,幾乎都沒在用了。不過仍可在台中幾個日本時代建築物可以隱約看到。
第一是台中市電台街一號,1935年落成的台中放送局的正立面陽台欄杆(圖上),就是台中市徽,這也顯示這座電台屬於台中市,由台中市役所內的營繕單位設計。本來市徽該有七個,但中間三個被戰後竊佔台中放送局的蔣幫國民黨「中國廣播公司」,改成他們的縮寫BCC。
(more…)
發表於 台中, 台灣建築, 台灣歷史, 台灣藝術, 日本 | 9 回應 »
2007-03-25
Freedom in Design: The Architecture of JJ Pan & Partners這本書主要是收錄台灣建築師潘冀自1999-2005的作品,書末亦有列出潘冀建築師1970年代末期回台灣開業後重要作品列表。
潘冀建築師在之前就由位於澳洲的Images Publishing Group出版英文的作品集The Master Architect Series IV:J. J. Pan and Partners。這是當年台灣建築界的盛事,應該是首次由外國出版集團,出版台灣建築師的作品集,那次簽約的台灣建築師有潘冀、沈祖海、姚仁喜、李祖原(未出版)。
而2006年由美國 Edizioni Press 出版的這本 Freedom in Design 應該算是潘建築師前一本作品集的續集,兩者介紹的作品時間未重疊。
(more…)
發表於 出版品評論, 台灣建築, 成大建築 | 沒有回應 »
2007-03-07
蔣介石紀念歌裡「人類的救星、世界的偉人、自由的燈塔、民主的長城」全是鬼話,除了蔣幫國民黨自己編的教科書,黨史會的出版品裡會有類似的記載,全世界的百科全書關於蔣介石並沒有類似的文字記錄。
蔣幫中國國民黨根本是詐騙集團,連建築師也騙。
中正廟存在本身就是不公不義;沒想到連中正廟當初的招標競圖過程也是不公不義。
蔣幫中國國民黨欺騙了參加建築師們的熱情,浪費了社會的資源。
1976年的中正廟競圖,原先的競圖需知中對於蔣介石公園設計的要求重點如下:
1.表達中國文化精神。
2.創造新穎設計,並具有莊嚴而獨特風格。
3.有效應用現代建築工程技術,講求經濟實用。
這三點加起來,尤其是後兩點就明示「以現代新精神彰顯蔣介石的偉大」,明顯地把中國宮殿式建築排除;而第一點雖說要表達「中國文化精神」,但重點在「精神」本身是可以抽象。於是,絕大部份參賽者都以現代建築為設計目標,不做中國宮殿式建築。
(more…)
發表於 台北, 台灣建築, 台灣歷史, 醜惡チャンコロ | 63 回應 »
2007-03-05
洪維健先生,是著名台灣本土記錄片導演,曾擔任過媒體記者、電影編劇製作、電視台特助。
洪導演出身於蔣幫中國國民黨執政白色恐怖時期的政治犯家庭,洪導演拍攝不少白色恐怖時期荒謬的故事影像,也拍過自己家族故事。
2004年,洪導演完成一部介紹蔣介石行宮的記錄片,在公共電視「記錄觀點」中播放。原本我們都知道蔣介石有歸拖拉庫的行宮,但是過去沒有人統計過數量。洪維健一共記錄了蔣介石在台灣27個行宮。這些行宮們只供他蔣介石一人所用,平時未開放,但派人駐守。
我當時買了這片DVD回去看,覺得洪導演似乎漏了幾個,於是不揣疏漏,照著DVD包裝上洪導演的電子郵件,寫信給他。
(more…)
發表於 台灣建築, 台灣歷史, 轉貼, 醜惡チャンコロ | 21 回應 »
2007-02-22
台南市一樂大飯店,位於台南火車站右前方。此飯店早已支解,分租為便利商店、咖啡店、排骨飯店;原雕塑風格強烈的立面及造形,已被新店家破壞;僅餘轉角壁面浮雕尚存。
此飯店為台灣廣告界、藝術界前輩奇人王水河先生(1925- )作品,原本飯店從建築外觀設計到門廳、傢俱、招牌、室內設計均出自王水河之手。王水河先生的正式學歷,其實只有日本時代的公學校而已。
王水河先生紹介: http://www2.tccgc.gov.tw/report/2005-wang%20shui%20ho/index.htm
(more…)
發表於 台中, 台南, 台灣建築, 台灣藝術, 成大建築, 顏水龍 | 1 回應 »
2007-02-16
「紅毛土技術史在台灣」是我成大建築系1968年畢業的老學長林炳炎先生2005年底的著作。林炳炎先生目前擔任台灣電力公司營建處檢驗課長,是業餘的文史工作者,已有多本著作自力自費出版,他自稱是在做「科技史」的研究。
本書在一般書店可能不容易買到,各大網路書店尚未見其芳蹤;有意者可以台灣郵政劃撥:10310514;戶名:蔡雪幸;定價:400元。
「紅毛土」即是台語中的水泥、混凝土。此詞並未見於福建南方的廈門、泉州、漳州語,是道地本土的台灣話(台語獨有而閩南語沒有的詞太多了,台語根本不是閩南語)。紅毛為非黑髮的洋人皆是也。台灣話裡有紅毛井、紅毛蕃、紅毛城、紅毛港、紅毛田、紅毛樓(熱蘭遮城);下營有一村名為「紅毛厝」,足見此村早於400年前荷蘭時代即被荷蘭人開發,村中「顏氏家廟」山牆仍遺留荷人常見的鐵剪刀,做為鎖住橫梁之用。
(more…)
發表於 世界建築, 出版品評論, 台灣建築, 台灣歷史, 成大建築 | 63 回應 »
2007-02-14
台灣國內第一部以3D動畫技術完成的原住民神話故事動畫,獲得國內外影展的肯定(首爾國際動畫影展、台灣國際動畫影展),第一部以原住民配音的動畫,忠實呈現台灣這塊土地的原民文化。十集劇情包含奇幻、冒險、親情、英雄、趣味等各種風格,老少咸宜。
台灣高砂族原住民流傳之故事題材眾多,故事多具有教育意義藉以傳承部族的思想及文化。故事內容精采且曲折離奇,具有鮮明的傳奇色彩,十分引人入勝。因此甲馬創意股份有限公司選擇原住民神話作為旗艦級3D動畫作品。
甲馬創意股份有限公司:http://www.jamar.com.tw/
本套動畫訂購網址:http://store.pchome.com.tw/jamaridea/M00529569.htm
;特價280元。
(more…)
發表於 出版品評論, 千々岩助太郎, 台灣建築, 台灣文化, 台灣歷史, 台灣藝術, 廣告, 電影 | 6 回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