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營劉吶鷗宅遺照

本文發表於 2008 年 04 月 18 日 12:46

1992年11月,我跟我老師傅朝卿教授,一起去看一座日本時代新營的老宅,當年只知道是個劉姓大戶人家,荒廢已久。後來聽說,這座日本時代古宅,在1990年代中末期拆除了。

最近才知道,這座古宅主人是日本時代的重要智識份子文藝青年劉吶鷗(1905-1940)!劉吶鷗因特殊的人生經歷(曾在大東亞戰爭期間在支那上海從事文化電影工作,並擔任報社社長),劉吶鷗等於是蔣幫國民黨口中的「漢奸+皇民」,且極可能是被蔣幫國民黨重慶方面特務所殺,死時汪精衛還具名送來奠儀!使得他生前的成就作品,在戰後台灣獨裁時代,被消聲匿跡,不被討論。故特地把十六年前的幻燈片,拿出來掃描。劉吶鷗傳奇的一生,老實說比「色,戒」精彩十倍。

關於劉吶鷗先生的生平記事,非常精彩,就不再贅述。詳見:

此書封面詳右,劉吶鷗先生人像後方,就是以新營劉吶鷗故宅為底。

此照片引自coolchet / 大自在軒藏書誌。此部落格另有兩篇關於劉吶鷗的專文,詳:

原來劉吶鷗牽連了台灣日本時代許多文人雅士智識份子!例如,柳營台灣前輩畫家劉啟祥(1910-1998,詳本Blog:柳營前輩畫家劉啟祥故宅),與劉吶鷗是同一家族,兩人是叔侄關係,還同是日本青山學院畢業;不過,劉啟祥年齡較小,但輩份高一輩;劉吶鷗這一支,從柳營搬到日本時代因糖廠與鐵路車站興起的新營居住。此外,劉吶鷗與葉廷珪(詳本站:郭柏川與台南扶輪社)是姻親、與黃朝琴(詳本站:蔡榮華與黃朝琴)有往來,被暗殺前兩天才與江文也相談甚歡(音樂家,郭柏川北京好友);此外與楊朝華(楊英風之父,詳本站:土庫舊街)有往來。

甚至劉吶鷗與「サヨンの鐘」(詳本Blog:サヨンの鐘(Sayon no kane),1943)的女主角李香蘭(山口淑子)是舊識!李香蘭1943來台灣霧社桜社拍「サヨンの鐘」時,還專程到1940年在支那上海遇刺身亡的新營劉吶鷗墓祭拜!近年日本有作家推斷,劉吶鷗與李香蘭是一對戀人

以下是1992年所攝,新營劉吶鷗宅的遺照:

這座古宅,使用法國式馬薩屋頂,中央入口突出,呈對稱形式,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樣式是西洋古典式,但材料是台灣的紅磚、紅毛土、花瓶欄杆等等。當年此古宅已久無人住,也只剩幾隻傢俱。

這座古宅,受到兩座日本時代建築的影響。

一是位於新營南方30公里的台南市公會堂(詳本Blog:台南公會堂修復完成),劉吶鷗宅顯然是以台南公會堂為藍本,甚至可能是同一批總督府或台南州的日本建築技師設計:

二是位於新營北方80公里的鹿港辜顯榮宅(詳本站:鹿港辜顯榮宅)。劉宅是辜宅精簡版,規模也小多了,辜顯榮宅建築物內還有中庭;辜宅華麗程度也勝劉宅。辜顯榮是日本時代台灣本島人首富,與印度聖雄顏智齊名呢。

延伸閱讀:

114 回應 針對 “新營劉吶鷗宅遺照”

  1. 膺懲暴支 says:

    >辜顯榮是日本時代台灣本島人首富,與印度聖雄顏智齊名呢。

    顏智?是誰?


    [站長回覆]:「顏智」用台語去唸就是了。請用Google查「辜顯榮 顏智」,便知妙處。

  2. Pig says:

    現代的講法就是「懶X比雞腿」 :p

  3. 逸峰 says:

    為何把這房子拆了呢?好可惜喔!


    [站長回覆]:我們1992年去看時,早就沒人居住;它不是在大馬路旁,是在街廓內,外面看不到。推測是後代子孫家族早就不住那裡,也離開柳營新營,或者原住的族人凋零,所以就拆了。

  4. 菲桑 says:

    說到這個台南公會堂
    去年暑假去時有看到,正面陽台上方(破風)上面是個梅花(應該沒有記錯)。
    原來就是這樣嗎?還是以前被狗黨改過的?

    另外,幾年前去過台北鐵道部(北門郵局對面那鍋),大廳上方(正面大樓梯的兩側上方)好像也有一對梅花……。
    日本人會用梅花的機會好像不常見……。
    若有改過……,說實在的,改的還真好,幾乎看不出來說……。


    [站長回覆]:那地方在日本時代應該都是放菊花的,類似下列網頁裡其中某一個:

    http://www.genbu.net/sinmon/kiku.htm

    台南公會堂上的梅花,當是後來才裝上去的

    (註:梅花被蔣幫國民黨定義為國花,是1964年發生在台灣的笑話,並不是逃亡來台前就定義的)

    但我不清楚,為何整修後繼續放梅花;仔細一看,那梅花而有新的金屬光澤,顯然是修復時重做的。

    2008年台灣的建築物上,放象徵日本皇族或國家意象的菊花是不太對勁;但放梅花更是離譜。蔣幫國民黨說梅花是國花,沒有任何法律基礎。

    事實上,台灣平地梅花幾乎種不活,也是全世界極少數「國花在大部份國土種不活」的離譜笑話。

    世界各國的「國花」有它的各種意義,但是,最起碼,這種植物,在該國應該「很容易種得起來且到處有分佈」對吧,梅花卻沒有這種特質。

  5. morning says:

    請問那個屋頂的斑駁斜面用的是瓦片嗎?
    二樓正中央有百葉窗的地方
    是房間還是陽台阿?


    [站長回覆]:1.是魚麟瓦;

    2.原本該是個空氣流通的陽台(南向),百葉可能是南向日照太強烈,屋主後來自己裝的。

  6. 阿杰 says:

    學長

    我要哭了
    我想要收集這棟的相片好久了
    原來你有ㄟ
    哈哈哈

    讚拉

    之前只有看傅老放過幻燈片
    但又不敢跟他要檔案

    沒想到你…..



    [站長回覆]:幻燈片顏色都褪兩三成去了。不過這房子主人故事也很精彩,比「色,戒」還好看。

    我是看到這房子主人劉吶鷗先生的故事,才把幻燈片找出來掃描的。

  7. coolchet says:

    可惜阿

    劉家本是大戶

    卻因為政治因素而低調 落沒 星散…………..


    [站長回覆]:對。柳營劉家早在清帝國佔領時期就是大戶,比鹿港辜顯榮還早咧。

    翁俊明、翁倩玉,翁祖模(台灣著名建築師),這一支也是柳營劉家的姻親。

  8. 逸峰 says:

    我本來想問你劉啟光和他們有無關係?
    剛剛查了一下,看來是無關。

  9. DLowe says:

    1940~1941 年,戴笠, 毛人鳳手下的軍統和汪精衛手下殘忍度不輸老戴的特務機關 “76 號” 在上海租界互相砍人搞暗殺,砍到銀行主管沒人敢上班,運作全部停擺,後來 1942 年 1 月日軍進入佔領租界接管。

    最近聯經出了一本周佛海機要秘書孫曜東(1912-2005)口述的歷史,孫站在銀行業的角度提到兩邊惡鬥的故事,看起來劉吶鷗算是這兩股勢力惡鬥下的犧牲品。

  10. Anonymous says:

    以前 我一直以為這間破敗的房子是鬼屋
    只敢遠觀
    真是可惜了
    新營市公所失去一個充實文化新營的機會


    [站長回覆]:這房子拆除時,還沒有「歷史建築」的概念,古蹟指定也還沒有擴及日本時代私有民宅。

    那年代的新營市長是炒地皮搞營造的,豈止對保存這個沒啥興趣,這種鬼屋,還是他開發大新營計劃的大石頭咧。

    歷任新營市長,很喜歡把自己名字巧妙地嵌入新營的道路名字及國小名字。

  11. 站長 says:

    文章寫完後突然想起來,1992當年進到這古宅時,印象中在頂樓(閣樓?)有看到一架腳架式的電影放映機。

    當年進去前,對此古宅主人毫無概念,所以當年只想到這家人真有錢,平常有「看」電影的嗜好。可惜翻遍了我當年拍的幻燈片,沒拍到這隻放映機。真是殘念啊。

    此古宅主人劉吶鷗先生,生前在上海從事電影及文藝創作(也因此才會認識李香蘭)。那架電影放映機應該就是他的。

  12. beckett says:

    請問站長,劉吶鷗宅原址是在新營哪裡呢?


    [站長回覆]:已經不太記得準確地點了,印象中在火車站附近,新營國小東側;它是位於街廓之內,建築物沒有直接臨馬路,四周道路繞一圈看不到這老宅。

  13. 林炳炎 says:

    好漂亮的建築!!真可惜!!

    不知建築師是誰???何年竣工??

    我讀書的年代, 根本不可能接觸到這樣的建築!!全部都是外國建築, 台灣建築根本沒有!!

    看來你要好好出版一本寫真集!!

  14. Mike says:

    我是老新營人, 這間古宅原在新營國小後面, 跟民族路中間, 樂仁幼稚園對面

    當年該宅四周都被建築物還有圍牆給圍起來了, 只隱隱可以看見大王椰子跟屋頂露出

    小時候因為每天上學都會看見, 心裡十分好奇, 時常想去看個究竟, 有一次剛好看到圍牆大門開啟

    好像是屋主後代回來探查, 我就順道跑進去看, 只看到房子正面就被趕了出來

    當年就對該宅邸留下深刻印象, 記得當年生日被問到有啥願望, 我就說:…希望我老爸可以買下該屋當做新家

    想也知道, 被罵了一頓

    後來在中原商設唸書的時候有年暑假回家想要進去拍攝留念的時候, 卻發現已經被拆掉了

    所以遺憾至今~~~~

    感謝陳老師分享照片, 只是消逝的建築物無法再現, 遺憾遺憾~~

  15. 站長 says:

    特別推薦,有包含劉吶鷗1930年代自拍電影在內的記錄片!

    台灣當代影像──從紀實到實驗15DVD+1書

    同喜文化出版
    膠卷上的台灣影像\台灣第一套以史為脈絡的紀錄影片
    定價6500,該網站直銷八折

    其中收錄劉吶鷗拍的影片:
    劉吶鷗<持攝影機的男人【人間卷】【東京卷】【風景卷】【廣州卷】【遊行卷】>
    共46min 年代1933 無聲 黑白影片

    同喜文化網站: http://blog.roodo.com/tosee2006/
    同喜文化網站 劉吶鷗介紹: http://blog.roodo.com/tosee2006/archives/2555204.html

    以下是該網站中,此系列DVD的「預告片」(Trailer),開頭前一分半鐘便是劉吶鷗拍的影片,開頭是台灣的廟會,再來是劉吶鷗本人走出他新營老宅(可惜老宅只出現牆角及入口),再坐入人力車,再去新營車站的片段!配樂真漂亮!

  16. MAX says:

    借轉貼喔
    感謝


    [站長回覆]:歡迎歡迎。

    補充您Blog文章網址: http://blog.roodo.com/tosee2006/archives/5920061.html

    您配的音樂太迷人,再配上劉吶鷗先生七十多年前的笑容,我昨晚作了一個很長,忘記劇情但肯定有劉吶鷗先生在內的夢。

  17. 站長 says:

    今天有機會經過新營,再回到這古宅遺址一看。

    古宅雖然拆了,但也沒有蓋新建築物,地就空著,椰子樹還在,旁邊另有比這洋宅更古的磚造三合院(但不完整)也還在。

  18. FRLT1800 says:

    劉家洋宅 我還是第一次看到彩色照 很興奮 趕忙叫我爸來看

    說來劉家算是我們家的遠親 我的四姨婆嫁給劉櫻津 即劉吶鷗的弟弟 臉較瘦長戴眼鏡 比劉吶鷗長得更秀氣 他和四姨婆 五姨婆 和大姨丈公都有出現在那部家庭電影中 尤其四姨婆在餵小孩 她的女兒 皺著眉在院子裡走動 鏡頭很多 我拼命看 希望可以看到我祖母出現 也許還有我爸爸小時 可惜那時他們大概都早已移民滿洲國了

    我爸在戰後 即高中時回台 曾有一段日子也借住這位四姨婆家 還在院子裡養了一隻猴子玩 那時主屋是劉家兄弟的老母在住 他們則都住到旁邊去

    據說那時 從新營一出火車站就可看到這棟洋宅 從正門上開百葉窗正對東方日出的方向

    先前我曾在台南縣文化局出的老照片集裡看過此屋的黑白老照片 但沒有像這些彩色照一般拍出正面全景來

    四姨婆自己一人帶大兩家一大群小孩 子女都很優秀 但她一個女子 蠻辛苦的 拆房子是後來劉納鷗小兒子作主的吧 總是為了錢的因素 實在沒有遠見 我爸和四姨婆的女兒都很熟很要好 我則從未見過劉納鷗自己的後代

    還有其他故事要等很久以後才能說了

    小時印象 四姨婆是很溫柔安靜的老婦人 她多住台北女兒女婿家

    聽我爸說 在1990年代 曾有部電視連續劇 也叫”愛”不是現在名視那個 該劇曾借這棟房子拍戲 可惜當時我人在國外 沒看過
    常聽我爸媽學該片中人物有句口頭蟬是 不衛生又不識字 也許有人還記得吧 真要研究屋舍 可以設法去找該片來看看

    在白色恐怖的時代 我小時翻相本時 就常聽家中大人神秘兮兮地提起劉吶鷗被暗殺的事 那時也不知道他是多麼值得研究的一個人…


    [站長回覆]:感謝劉家親族來留言。

    1.古宅遺址左前方目前還有更古老的磚造三合院(但不完整),應該就是當年您四姨婆住的。

    2.日本時代一出新營火車站就可以看到這古宅是有可能的,那時除了這座二層洋樓(但高度約三層)外幾乎都還是一層的農舍合院及一層街屋;但新營並不是老鎮,是靠日本時代糖廠及火車站,戰後又是縣治所在地,後來又有國道一號交流道,才發展起來的;這座古宅剛興建的年代,恐怕新營房子還不多吧;日本時代初期,新營恐怕跟柳營、下營差不多都只是農村聚落。

    3.我用網路地圖一量,劉宅到新營火車站只有短短500公尺;不過從上面1933年劉吶鷗自拍的電影看到,這五百公尺的路,劉家還是叫了一部人力車來載。也許是劇情需要,但也許是劉家常態;或許可以看出劉家當年的闊氣,那年代自轉車恐怕是一家才一台,雙腿仍是主要交通工具。

    4.劉吶鷗宅是坐北朝南,不是向東,不過台灣的緯度關係,南向的日照也很充足強烈,陽光充足的晴天,他正面始終是有日射沒錯,所以屋主才做了遮陽版。

    5.「愛」連續劇是1990年華視出品的,主演的有劉德凱、金素梅等人,時空是戰後1940年代的台灣某鎮,主題是逃難中國人到台灣引起的故事,不過我當時在唸大學,沒在看電視(彼時只有三台),也沒看過就是了;網路上有找到它當年片頭片尾曲的影音的「遺跡」(搜尋有結果,但點下去已刪了)。

  19. Calvino says:

    站長大
    您忘記提他們劉家另一位日治時期的名人–劉明電
    他是知名的左派運動者
    其簡傳可參見 柳營劉氏宗祠

  20. Calvino says:

    另外
    劉吶鷗大兒子劉江懷(後改名劉吶明)曾與廖文毅從事台獨運動
    當過台灣共和國臨時政府機關刊物「台灣民報」的主編
    我原先是聽朋友說的
    後來看劉吶鷗研討會論文集當中
    張炎憲館長的演講裡也有提到

  21. FRLT1800 says:

    站長真是厲害 果然早已從各方面作過研究 甚至連愛的連續劇都去探尋過了

    不過 我們家跟四姨婆(台南楊家)是很親 但和劉家家族那邊 我爸還有接觸 但也感覺很遠了 所以說我是劉家親族會覺得不太對勁了

    也正因此 對我來講 他們家的故事聽來具有濃濃的傳奇色彩 加上四姨婆和劉櫻津年輕時的幾張照片很美 啟人遐思

    但真的劉家後代大概不會像我這樣興致勃勃地現身於此吧

    想想以前這些事都是禁忌話題 也沒人趕去明目張膽地研究 說穿了 就是因一研究起來 國民黨幹的惡事又會曝光一次

    包括上頭提到的劉江懷的部份

    許多台灣歷史記憶就這樣被刻意掩沒 而今許多人 甚至第二代也往生了

    幸好有許多像站長這樣的人努力研究 才慢慢整理出點點滴滴的台灣史

    真是感激不盡

    另外 我再次詢問了我爸 上頭提到的事有些細節我弄錯了

    我爸回台是在台南念長榮中學 借住的四姨婆家應是在台南市府前路另有一房子 那時她女兒念台南女中 猴子也是在台南這個家(這與劉家洋宅的話題 就算扯遠了) 暑假才會回新營去 如果不是為了在此發言 我先前那些錯誤的了解就一直錯下去了

    我特別再去看了一下那些小小方方的房子的照片 確實那時百葉窗就已存在

    看來應該趁著還來得及 把老照片都翻印數位化才好 否則人事物皆全非了

  22. FRLT1800 says:

    太棒了

    有了站長提供的地圖 哪天也可循路去探訪一下了

    只是房子已不在 真的是非常遺憾的事

    但不知是否當地有像法國那樣 至少作個牌子表示此地哪位文人曾於何年代住過?

    這些小事也都是轉型正義的一小部份


    [站長回覆]:這種事有在做,但做得不夠。

    例如柳營劉家另一位畫家劉啟祥,他父親所建,他從小成長的洋樓就有告示,台南縣文化局找來咖啡店進駐,您若來新營一遊(但我想您來會傷心),這新營北端五公里的柳營劉宅(洋樓、閩南合院)也一定要順便去。

    劉啟祥是台灣第一代去法國學藝術的畫家,當年依序有陳清汾、顏水龍、楊三郎+劉啟祥。這四位裡只有顏水龍是出身農家比較特別,其他三人都是世家阿舍。

    台南縣也有做顏水龍紀念館顏水龍紀念公園及銅像、吳晉准像(關仔嶺之戀作者)、吳新榮像(醫師作家)、王金河紀念館(烏腳病之父)等等。

    是有起步了,但做得不夠多。

    很多文化歷史名人,我們都是景仰得不得了,但後代子孫不見得熱衷;把名人老宅改成紀念館,有部份名人子孫只想到這房子害他賺不了大錢,或者自己不覺得祖先有什麼了不起,沒啥好研究的。

    這種歷史的撕裂,大概也是蔣幫國民黨在台灣四十年統治的偉大教育成就吧。

  23. FRLT1800 says:

    感謝站長提供資料
    真該到台南走走 仍有不少東西可看
    傷心是一定的 為過去傷心 為最近傷心 未來恐怕更要繼續傷心
    夠傷心才能復國 福樓拜寫的
    我們則要夠傷心才能建國了

    忽然明白國民黨的”偉大教育成就”就是讓國民以自私物利為唯一理性的追求目標 其他價值當然都不重要了

    好了 要罵的事太多 還是不要離題了

  24. Noni says:

    終於解開我對這個房子的疑惑了,
    我阿伯就住在這房子的正後方,小時候暑假我都在他家渡過。
    很常趴在陽台上看這個房子,當時年紀很小只覺得她很特別,
    好多次吵著要去房子裡看都被拒絕了。
    我阿伯為了消滅我的好奇心,說了很多跟房子有關的鬼故事,
    再加上我看的都是房子的背面灰色的牆,牆上有很多彈孔,後方的樹跟草都很雜亂,
    四周真的沒有道路通往(如上面的回應),更增加了她的確是鬼屋的想像。

    長大一點大概高中的時候,有一次決定要自己去看看,才發現他已經被拆掉了,
    聽我阿伯說,本來以前是住著一位老婦人(可能是上面提到的四姨婆),
    她過世後成了空屋很多年,(原來不是鬼屋)
    子孫想要拆掉賣地分錢,所以再也沒有機會去解開我心裡的疑惑了。
    從來不知道原來她是這麼美的房子!真的很後悔小時候沒有鼓起勇氣去看看。

    好多私人的古宅都難逃這種命運,
    男友的家是蘆洲李聲元(李秀才)的後代,後人也一直在爭執秀才厝要拆或保留,
    阿公很反對拆掉秀才厝,畢竟是以前住的房子,
    但是要別人也拿錢出來維修又不可能,只能放著讓她爛。
    結果不久前就發生了人為縱火,新聞報導了縣府才積極要立古蹟。
    總之真的都好可惜。

  25. 站長 says:

    蛋黃酥兄

    你選私密留言,又沒留email,我實在沒辦法回覆你。

    你問的那個建築物,就我所知是卡在沒有錢。其實各級政府雖然預算很多,但其中經常門預算佔大部份,能自己作主的只是小部份,而地方政府通常無法獨立負擔,要靠中央政府補助,或者要有特殊名目;古建築的修復,通常是危樓比較優先。

  26. 蛋黃酥 says:

    版主您好
    我之前那個問題因為跟本篇文章無關,為免離題所以用私密留言,
    但是忘了把email改掉,造成您的困擾,真抱歉。
    謝謝您的回答。

  27. FRLT1800 says:

    站長
    我爸說那洋宅是德國人設計的 還說有什麼牌子標示
    但那是他很久前的印象 他也夠老了 不知是否可靠
    您認為此屋有可能是德國人設計的嗎 那時會有德國人來台從是這種工作嗎

    Noni 提到的老婦人應該不是我四姨婆(她老年都在台北較多) 若時代很早 那可能是劉氏兄弟之母
    如果沒那麼早 也可能是看管房子的人
    還有 我爸不清楚的是劉江懷被國民黨允許回台後 是否曾住在這老屋
    但肯定他有點像軟禁 是要定期去向警總之類的報到


    [站長回覆]:德國人設計一事,可能因為它是「洋樓」而訛傳。就屋頂式樣而言,它其實比較接近「法國」。

    因為喔,1895年日本依國際法程序統治台灣之前,在日本內地已有數十年學習實驗洋風建築的經驗了,也在日本與台灣實驗紅毛土構造(這是當年的高科技呢)。

    而這座洋樓落成年代(大概1910前後),由日本來台的建築技師主持(身份是工程的政府官員,而不是自由業建築師),他們都是在日本內地有經驗了才來台灣,這時期的洋宅可以自力完成,不必靠遠來和尚;所以德國人主持新營劉宅的可能性極低。

    不過,日本時代的台灣一直常有德國、英國、法國、美國等先進國家的技術顧問來來去去,多集中在醫療、電力、工業、水道水、技術等領域,短期的為主,倒是沒有長期任官的。

    鹿港的辜顯榮宅,辜家後代都說,辜宅是「與設計總督府同一位建築師設計」,暗示辜顯榮宅與總督府同一級的。這句話可能膨風了些;總督府原始設計者(在日本內地,未在台灣任官),在台監督者(在台任官),沒有官方史料證明這兩隻大尾的,有主持過鹿港辜顯榮宅案子,但辜宅是「在總督府或台中州任官的某位、某群建築技師」設計是有可能的。

    日本時代建築師制度與今天不同;當年沒有民間的「建築師」制度,洋樓,紅毛土的新樓仔,多由有官職的建築技師設計,通常這種單位同事有數十人,但多以該單位主官,做「設計人」的代表;事實上這些主官不見得有實際趴在圖桌上畫設計圖,多由下屬完成,但主官可能有看過設計圖就是了;日本時代的三合院農舍、寺廟則是放任既有的本土的土水匠師去設計施工,等於說西式(現代)建築營建體系,與傳統(寺廟農舍)兩個營建系統並存。

    一座建築物設計的過程常是很複雜,屋主(出錢者)有時也會主導,例如屋主若是見多識廣,他可能會拿本畫冊寫真,說他的新家要照這個去設計,或照著某知名建築物去設計,或者依他在海外見過的某款式建築去設計;屋主雖不是工程的專業者,但也是主導的力量。

  28. 逸峰 says:

    不知這網上誰有廖文毅舊居的照片?
    十幾年前我在報上看過一個新聞說他那舊洋房被拆了,其實很漂亮的,好可惜喔!


    [站長回覆]:我是沒看過照片,會留意一下。

    廖文毅當年會被蔣經國勸降回台灣,有一說是廖氏家族家產可能被蔣幫國民黨沒收(廖氏是西螺望族),廖文毅不忍族人財產,才回台灣做交換條件。沒收手法很多,不一定是派個強盜去佔住你家,利用都市計劃把你家土地變成公園(即使該地不缺公園了),用一條路從你家祖屋土地中央畫過去也是手法的一種。

    廖文毅(廖溫義,1910-1986)後來擔任一個沒實權的曾文水庫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一直被特務監控,抑鬱以終,也沒見證到台灣的民主化。

    值得一提是曾文水庫本為戰前八田与一所計劃,戰後日本海外經濟協力基金提供日圓貸款,及美日的技術援助。

  29. 紅豆湯圓 says:

    前幾天介紹我姑姑看這篇「新營劉吶鷗宅遺照」,沒想到她說和劉家四女兒台南女中同學(1955畢業),前幾年在同學會曾說他們家因五個姐妹都嫁出去(沒兄弟),所以房子託堂哥管理,後來屢遭小偷堂哥也管不下去,姐妹們就決定把它給拆了,所以應該不是利益問題而是管理不易不得不拆。我家鹽水老宅(八角樓二進)也是棄守之前就幾乎被偷光了(內行小偷專偷百年建材)。

    看上面文章劉吶鷗有兒子,所以我姑姑的南女同學應該是弟弟劉櫻津的女兒。我還有一位東山表姑是劉家親戚,現在在美國探親,等她回來說不定可知道更多。其實在台南大家牽來牽去可能都是親戚。


    [站長回覆]:根據許秦蓁撰:摩登、上海、新感覺 ──劉吶鷗 (1905-1940)一書,劉吶鷗與黃朝琴、翁鐘五、翁博村都有認識往來,後面兩位義竹翁姓名人,不知是不是您宗族長輩?

    劉吶鷗是唸鹽水港公學校(鹽水國小,最近校內神社依舊貌復原了),所以他也認識很多鹽水人,因為當年還沒有新營公學校(就在劉宅隔壁)。

    劉吶鷗母親出身東山陳家,劉吶鷗之妻是表姐(夫妻兩人的母親是親姐妹),您東山表姑可能是出自此家族。

    劉吶鷗宅拆除以後,一直到今天都還是空地,劉氏家族有可能是管理不易索性拆了沒錯;不過劉宅與鹽水八角樓不同是,它是紅毛土造,不像木構造的八角樓容易構件被鋸下來偷走。

    倒也不排除有建商掮客,慫恿劉氏族人,說這老房子再不「處理」會被政府指定為古蹟,就此凍結,就再也不能動,那時法規制度還沒有提供足夠的誘因及補償給古蹟所有權人,劉氏後人既不住這裡,也無心在新營發展,就乾脆拆了。

  30. FRLT1800 says:

    真是如此 牽一牽很容易牽出許多遠親來
    這樣倒很有同根的感覺
    不過 劉吶鷗也有三個女兒三個兒子 劉櫻津只有四個女兒 所以紅豆湯圓的姑姑不知道是認識哪一位了

    聽到紅豆湯圓提到又有老家房子被”棄守” 又要令人一陣痛心了

    又 謝謝站長的詳細說明
    每一點的認識 好像都使得那個時代又更具體了些

  31. 紅豆湯圓 says:

    翁鐘五是我祖父,黃朝琴是我外祖父的哥哥。站長提到都和劉吶鷗熟識,我立刻翻閱一些舊照片,可惜沒看到劉吶鷗遺宅的影子。

    如果將他們三人的年曆列出,是有交集的時間。例如祖父(1896年生)是1912和劉吶鷗同年入讀鹽水港公學校,不過因祖父已16歲,所以跳級唸三年1916就提早畢業北上唸淡水中學校、台北醫專。第二次交集時間是1924~1926祖父在東京大學醫學院研究而劉吶鷗1923~1926唸東京青山學院文科,同樣來自台南故鄉,相聚會不是不可能。況且那時祖父妹妹已嫁入東山陳家,那時已是姻親會很熟悉了。至於黃朝琴小學是劉吶鷗學長,全家1916~1922住在東京,黃朝琴妹妹黃金川(陳田錨母親)好像唸青山學院中學部,年齡又和劉差不多,想來應是相當的熟識。

    我姑姑台南女中同學是劉光玲,因沒兄弟應該是劉櫻津的女兒。姑姑今天一早就打電話給她,結果沒在家去米國了。


    [站長回覆]:啊,我心裡就有預感翁鐘五先生是您家族同宗長輩,沒想到是正嫡系直系的阿公!

    許秦蓁撰:摩登、上海、新感覺 ──劉吶鷗 (1905-1940)一書裡有討論到劉吶鷗的親族關係,還列出數十名在台親友名單簡介,及較詳細的劉吶鷗的生平記事文章作品(還有1943年,大東亞巨星サヨンの鐘李香蘭到新營祭拜劉吶鷗墓的照片喔!),這本書,我看您是非買不可了。此外,還有幾本與劉吶鷗有關的書:

    都市風景線:繁體版,劉吶鷗遺著復刻版,可惜目前賣完

    劉吶鷗全集:台南縣政府文化局出版,是政府出版品,所以各公立圖書館理論上會有;要買直接向新營的台南縣文化局詢問比較快。

  32. 紅豆湯圓 says:

    已訂購了,收到後會仔細詳讀,希望能幫大家找出更多的台灣歷史。

  33. FRLT1800 says:

    紅豆湯圓 那就對了 劉光玲是老三
    這樣串連 很有趣 哈

    我爸比她們四姊妹都大 當時和老大方圜較近 但和四姊妹都有保持聯繫 惟大姊已過世了

  34. FRLT1800 says:

    我也要去訂那本摩登 上海 新感覺來看看了
    先前有翻他的全集 發現四姨婆名字印錯 是楊藍菊 非籃
    但不知如何告知許秦蓁
    也許只是誤植 但人名錯總不好

  35. 紅豆湯圓 says:

    剛才發現這張劉吶鷗宅的照片,可惜沒拍到那棟建築,只有幾位女生畢業後在院子的聚會。也不知道哪一位是劉光玲?時間是1955年。

    http://myweb.scu.edu.tw/~net001/images/Old_Pictures/Page039A.jpg


    [站長回覆]:劉宅後院很淺,這應該是在前院。

    左側隱約可以看到劉家土地上的三合院式農舍屋頂,照片後方也有農舍,但可能是隔鄰了;整個劉宅土地裡,三合院農舍與洋樓是並存的。

    女生們圍住的桌子,是神明廳用的八仙桌。

  36. ENCOLPIUS says:

    1990金素梅演的”愛”劇

    好想有來過這棟建築物拍過戲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206070500514

  37. FRLT1800 says:

    我爸說站中間回望鏡頭的就是劉光玲表姨
    說她從小就是美人 笑起來更可愛
    我家也是有些這種方型的小張的照片 有幾張也是在劉宅院裡表兄妹的照片(我覺得不好意思把照片公開秀出來)
    沒有出現這些桌椅
    但有張有個低緣的圓形噴水池的一部份 聽說車子可延著四週繞行 大約可想見有如歐洲豪宅的格局吧
    也有以房子正門作遠處背景拍的人像照 不過只有站長這裡有完整的facade可看
    從小我就看爸指著那小小張的照片直誇讚那洋房多美
    看到彩色照 真的很感動

    我所好奇的是 台南一帶許多名人 至少我聽我爸提及的一些再老一輩的人 多半留日學醫 學法商 像劉氏兄弟這樣兩人都學文的 就真的很少聽說 從以前因暗殺事件等等所感覺的莫名的可怕 現在越來越覺得浪漫了


    [站長回覆]:

    轉貼一篇以前從Google Cache(頁庫存檔)救下來的文章(現已不存),後來才查出作者,是台灣文化老兵李南衡(1940- )前輩寫的。我小時買過李前輩寫的幽默笑話書(倒是沒買過嚴肅的文學書);多年來也是他廣播節目忠實聽眾(用Internet聽),兩年前曾冒昧以email請益過一些問題,李前輩也很親切不吝回答;李南衡前輩也來上過我網站喔。

    這篇文章用列舉的方式,寫出一堆日本時代曾離開台灣深造的台灣人,主要是要打破過去刻板印象(至今還有呢!),說日本時代只准台灣人唸醫科,不准唸法律政治。其實日本時代台灣人去唸醫以外的,尤其文科商科法科工科美術音樂的,多的是。李南衡是用列舉的方法,他當年應該還有遺漏的(真正到日本內地或外國深造的台灣人名單,恐怕比他查到的還多)。不過,當年有機會出洋者,都嘛是地主階級,世家富商的子弟為主。

    這篇文章原始打字進電腦者不詳,原先可能也有表格,但轉成文字後表格不見了,所以內容有點亂,也有一些日本時代的人名用的是不常用字,所以會有錯誤脫漏,就請大家包涵了。

    特別說明的是,這文章是登在赫赫有名的「美麗島雜誌第三期」(共四期),不過李前輩大概是因為他沒用真名投稿;或者他在當年跟黃信介、林義雄、施明德、呂秀蓮、楊青矗、王拓比起來,還算是小尾的,所以沒被抓去做美麗島政治犯;但李南衡前輩在那年代,早就被點油作記號,一直是被監控關心的對象,李南衡當年跟蘇慶黎(台共第一代蘇新留在台灣的親生女兒)等人常來往。

    我看過李南衡先生公子寫過的故事,說有一次情治特務衝進他家,然後突然發現有一張「謝東閔」發的聘書,原來當年李南衡與鄰居顏水龍教授在辦一些兒童文學繪畫之類的活動,那活動有顏水龍任教的實踐家專老板謝東閔副總統當會長之類的,於是就發了個有謝東閔署名的聘書,那情治特務一時以為謝東閔與李南衡關係密切(謝東閔當然認識實踐美工科主任顏水龍,但可能沒認識到李南衡這少年仔),想說這人應該沒問題了,就放過他了。

    台灣人有衛生,不識字?! ──與林洋港先生談台灣教育史上最起碼的常識

    作者:李南衡(筆名:文抄公)
    出處:美麗島雜誌第三期
    日期:1979.10

    林主席的談話

    台灣省主席林洋港先生今年五月十六日說:

    「台灣曾受日本帝國主義五十年的殖民統治,住在台灣的中國人在教育機會上備受歧視,除醫科以外,中國人沒有其他受教育的機會,尤其文法各科更非中國人所能就讀,因此在光復後的教育及生活水準,較大陸落後甚多,反觀民國三十八年政治遷台時,從大陸來台的三百萬居民,幾乎囊括了全國人才之菁英,因此這三百萬軍民來台後在政、經、社會各方面的卓越表現難免使人敏感到所謂『省籍歧視』的問題。」

    所謂「住在台灣的中國人」

    日本帝國主義者竊據台灣五十年,當時住在台灣的中國人有兩種:一種是受日本殖民統治的台灣同胞,一種是居留在台灣的中國籍民──「華僑」。

    光緒二十九年(一九○三),中國籍民容祺年、楊懷瑾、林步雲、陳焯如等發起在台北創設「清國會館」,但獲准時名稱改為「在台華民會館」。民國二十年四月六日在台北正式成立「中國領事館」,先後由林紹南、鄭延禧、郭彝民擔任總領事。七七中日戰爭之後,僅當月就有一萬餘名華僑撤離台灣回大陸。民國二十八年十一月,日帝脅迫在台華僑三十三個團體在台北召開所謂的「新中央政府成立促進大會」,即促進汪偽政權之成立。民國三十年二月,汪偽政權外交部,派張國威為駐台北總領事,民國三十二年二月由馬延亮接任。據台灣總督府所發表的戶口調查及國勢調查報告,留台的華僑人數如下:

    明治卅八年(一九○五)   八、九七三人

    大正 四年(一九一五)  一八、五二五人

    大正 九年(一九二○)  二三、四六七人

    昭和 五年(一九三○)  四九、四五六人

    昭和 十年(一九三五)  五七、二一八人

    不知道林洋港主席所說的「住在台灣的中國人」,是指那一種?若是指當時住台華僑,他們就學、考試都有加分優待,比台灣人佔便宜;至於有沒有限制他們受高等教育,因無資料可查,不敢隨便亂講。若是指當時的台灣人,那是不太正確的。

    東京地區的台灣籍大專畢業生(民國十二年──十七年)

    日帝在台灣的殖民統治,對台灣人差別待遇豈僅教育一項?「教育機會上備受歧視」是大家都知道的事,誰叫你生在被割讓的土地上?三聲無奈,幸賴台灣先輩有的以理爭,有的以力爭。但林洋港主席說「(台灣在日據時期)除醫科以外,中國人沒有其他受教育的機會,尤其是文法各科更非中國人所能就讀。」只要看看表一,就知道林主席「稱彩講講咧」! 表一 東京地區台灣籍大專畢業生名單 日本大學齒科 日本大學 東京商科大學(今一橋大學) 慶應大學 明治大學 早稻田大學 東京帝國大學(今東京大學)    年學校    度及畢業生 王江漢、林老英 楊連春、蘇日省、林垂珠、吳清水、陳增福、陳滿盈、林濟川、林石樹、林庚甲、黃竹旺、蕭貴川 呂盤石、黃呈聰、王敏川、黃朝琴 林熊光、林履信、林崇智 民國十二年(大正十二年)一九二三 劉茂雲 陳光明、林朝槐 蔡垂垣、莊垂勝、李仙子、陳福全、洪榮春、何炎周、謝賜福、丁瑞彬、洪繼章、陳添印 彭木發、劉鳳歧、黃 周、林萬金、吳火爐、王金海、林仲輝、蔡添丁、吳蘅秋 民國十三年(大正十三年)一九二四 蕭啟檀、張啟鰲、莊媽河、鄭傳德 吳三連、黃逢平、宋火生、張湧澤、林煥清 李廷桂、葉鴻麟、陳啟琛 翁瑞淡、陳啟清、鄭新月、張朝 、鄭昌英 劉國文、徐先燡、張水泉、陳瑞圖 林攀龍 民國十四年(大正十四年)一九二五 楊介堂、黃招養 陳其威 林猶龍、林石從 呂靈石、郭國基、顏春芳、黃深煥、張顏察、杜錫圭 呂世明、林呈旺、溫成龍、郭 發、蔡美楚 呂阿墉 民國十五年(大正十五年)一九二六 廖貴茂、楊克培、楊傳福、林加德 黃及時、蔡珍曜、林清木 張聘三、吳 恭、黃添祿、李維騶 張明色、王德祿、翁廷鳳、林朝廷、楊水河 吳丕松、徐先烈、潘家和、許茂元、駱清標 民國十六年(昭和二年)一九二七 賴聰獻、吳耀鳴、余 樹、陳乞、 游 柏、陳作忠、楊基先 賴玉進、周耀星、劉紹棠、黃惟 、王熙宗 吳春霖 林慶旺、李 寄、黃 棟、陳振順、林湯盤、顏春和、蕭資琛 陳振純、吳鏡澄、鄭 續、林澄藻、張棟南、林以士、李金鐘、邱潤洪、徐先燾、陳東榮、林偉豪 高天成(醫)、陳茂源、洪耀勳、朱昭陽 民國十七年(昭和三年)一九二八 10 12 16 12 44 38 9 合   計 日本醫專(今日本醫科大學) 東京音樂學校(今東京藝術大學音樂學館) 東京美術學校(今東京藝術大學美術學部) 東京高等師範(今教育大學) 青山學院 專修科大學 東京高等工業(今東京工業大學) 東京農業大學 駒澤大學 法政大學 中央大學 蔡敦曜、林伯殳 吳 場、王祖檀、王祖熹、陳天錫、周德仁 李金德 翁鐘五、簡仁南、陳新彬、林文質、施江南、莊遵規、陳水潭 李襄輔(李金土) 謝春木、徐向榮 林建文、謝鯉魚 李朝宗、林炯東、莊媽江、張溫流、張洪南、林長庚、黃國棟、林朝乾、黃文翰、楊金虎、蔡星穀、楊燧人、 陳氏招治 王白淵 劉燦波 孫成吉 劉梓燦、劉主安 張秋海、陳澄波、顏水龍、廖繼春 吳石山 吳昌盛 林俊生、林慶揚、楊炳添 許伯英 陳天階、陳金龍、陳清桔、陳后生、陳春印、謝 前 吳鑑湖、林榮貴、林龍坡、陳寬培、劉傳明 游禮明 曾景來 陳朝景 王清佐、廖朝勳、林 爐、蘇惟梁、林連宗、劉羅生、邱 韻、吳鴻爐、蕭坤裕、葉昌浩、鄭守忠、陳萬興、李茂松、陳萬水 黃貴水、羅萬成、陳文仕、魏 庚 2 5 3 2 4 11 1 1 2 22 日本齒科醫專(今日本齒科大學) 東京女子醫專(今東京女子醫科大學) 東京醫專(今東京醫科大學) 日本醫專(今日本醫科大學)    年學校    度及畢業生 陳天一 民國十二年(大正十二年)一九二三 吳丁福 民國十三年(大正十三年)一九二四 吳順位 黃瑞傳、施順綻 民國十四年(大正十四年)一九二五 張炎武、楊克明、王百焜、孫德芳、陳純仁、侯金成、陳 章、賴尚和、劉清井、鄭 榮、葉植庭、李君曜、詹霖仁、曾盈進、陳英方、林阿羅、廖春洋、劉傳來、顧 合、李 慶、陳 強、方瑞璧、阮朝堪、郭炳均、李浚川、王綸魁、周陳明、盧大松、丁瑞魚 民國十五年(大正十五年)一九二六 洪 榮、鄭錫宏 謝氏 治、柯氏明點 倪 虎、王清在、游圭祥、陳茂堤、陳朔菁、陳瑞南、陳南山、陳江山、陳安禧、張沼池、張 旺、張 同、郭東周、傅元 、徐 榮、范增檀、范增辛、黃演烺、柯永昌、葛金灼、王天星、劉興基、林天定、林繼明、林澄 、賴其祿、廖火木、李連頂、曾人楷、鄭德和、葉仲琨、楊 本 民國十六年(昭和二年)一九二七 顏氏寶 林水源、許滄明、黃樹奎、陳西庚、林嘉普、郭金水、周桃源、楊老居、張 岳、廖 仍、邱欽材、劉德一、陳麗川、洪大中、廖貴登、李烏棕、楊 銶 民國十七年(昭和三年)一九二八 3 3 55 53 合   計 歷年畢業總人數、醫科人數、及其所佔比率 女子齒科醫專 慈惠醫科大學 東京藥專(今東京藥科大學) 東京齒科醫專(今東京齒科醫科大學) 24,1,4.16% 132,9,28.12% 陳 金、葉 卻 張秋淋 41,14,34.14% 陳 簡金鐘、陳錫玲、陳漢周 67,46,68.65% 張 善 74,34,45.94% 史 樹 85,33,38.82% 蔣江水、湯長森、洪永 楊金爐 張深裕、蘇茂欽 322,140,43.47% 2 3 2 8

    表一所列的名單,只是民國十二年至民國十七年這六年間,台灣留學生在東京地區大專學校的畢業生而已。不包括同時期在日本其他地區的大專畢業生,如京都帝大的李讚生、鄭大明先生等人;不包括這時期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經濟系畢業的陳炘先生,在哥倫比亞大學取得經濟學碩士的李昆玉先生等人,不包括在廣州中山大學畢業的蘇水秀先生,上海光華大學畢業後赴美國、在紐約大學取得商學碩士的陳炳煌先生;更不包括民國十二年之前、十七年之後,台灣留學生在日本、中國、美國、英國、法國⋯⋯世界各地的大專畢業生。

    讀醫的固然多,讀文、法科的也不少

    台灣先輩第一位博士杜聰明先生,他拿的是醫學博士沒有錯,過了二年的民國十三年,留學德國的王受祿先生拿的也是醫學博士;但是,畢業於東京帝大的台灣第一位文學士林茂生先生,在民國十八年獲得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他是台灣第一位哲學博士;畢業於明治大學的葉清耀先生,於民國十一年成了台灣第一位法學博士。連博士都拿到了,怎麼可以說「(台灣在日據時期)文法各科更非中國人所能就讀」呢?

    如果碩士、博士都不提,真的如林主席所說的「(台灣在日據時期)文法各科更非中國人所能就讀。」,那麼,請問林主席,台灣光復前,為什麼會有蔡式穀、沈榮、歐清石等三十多位台灣人律師呢?他們都是唸法律,且在日本統治者歧視下,堂堂高等考試司法科及第的!甚至還有幾位像陳茂源先生的「判事」(法官)呢!

    如果有人認為遠離台灣到異國他鄉,台灣總督府管不著,所以才有可能唸文法各科,就請看看表二。日本在台灣實施的是愚民政策,當然不希望台灣人讀文、法各科。所以,日據竊據台灣的第五年(一八九九)最先創辦的高等教育機構是「台灣總督府醫學校」,到民國七年加設熱帶醫學專攻科及研究科,同年改醫學校為「總督府醫學專門學校」,民國十一年改稱「台北醫學專門學校」。台灣最前輩的醫師,大多是這個學校畢業的。一直遲至民國十七年三月十七日,才創設台北帝國大學(即今國立台灣大學),分設文政、理農二部,同年四月三日開學,五月五日正式上課。民國二十五年四月一日增設醫學部,而廢去台北醫專。民國三十一年將理農部分為理學部和農學部。民國三十二年增設工學部。從表二可以看出,當時台灣人能進台北帝大的真的不多,但絕不是如林主席黑白講的「(台灣在日據時期)尤其是文法各科更非中國人所能就讀」。

    君自南投來,應知南投事

    林主席的故鄉南投縣出了不少人才,唸書的人也很多,學醫的不算,還是相當可觀的。如日本明治大學畢業、赴美國賓州大學獲政治學碩士的羅萬俥先生,唸了東京青山學院後到廣州唸中山大學的張深切先生,到東京中央大學唸經濟的許秋先生、張信奎先生,唸法律的章炳輝先生,到明治大學唸法律的羅永池先生、唸政治經濟的施丹梯先生,到法政大學唸政治的陳景煌先生,還有東京帝大的洪耀勳先生、旱稻田大學的李國禎先生、慶應大學的林朝槐先生⋯⋯等等先輩。

    表二★

    給林主席的勸告

    台北田朝明先生在「八十年代」雜誌投書,奉勸林主席今後多讀歷史。我覺得林主席會講出像「(台灣在日據時期)除醫科以外,中國人沒有其他受教育的機會」這種話,不一定要讀歷史才知道他說錯話,這根本是最起碼的常識嘛!即使有人偷懶不肯請教家鄉父老,睜開眼睛看一看、洗清耳朵聽一聽,也該知道林主席講「白賊」。否則,黃朝琴先生、李萬居先生、吳三連先生、陳啟川先生⋯⋯豈不是忽然間都變成學醫的了?

    本人絕不是贊成「受了高等教育就成菁英、菁英都是受過高等教育」的文憑有用論者,否則王雲五先生還能當家境清寒、苦學自修者的模範嗎?也不是在這裡炫耀台灣先輩有多少人受過高等教育、有多少位碩士、博士,只是聽了林洋港主席的高論,人老心不老、童心未泯,一時手癢,想戳破伊的雞管(管唸作歸),如此而已。

    請林洋港主席以後別再說「(台灣在日據時期)除醫科以外,中國人沒有其他受教育的機會」這種話,免得讓人家以為台灣人有衛生,但是不識字。

    註:抄襲資料來源: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珍藏的

    1.台灣民報第一號、第二卷七號、第三卷十二號、第九十九號、第一五一號、第二○五號,台灣雜誌社發行,東方文化書局一九七三年影印本。
    2.台灣人士鑑,台灣新民報社,昭和十二年(民國二十六年)九月二十五日。
    3.台灣省通志稿卷首下大事記第一、二、三冊,台灣省文獻委員會,民國四十年十二月。
    4.台灣省通志稿卷三政事志外事篇,台灣省文獻委員會,民國四十九年六月。
    5.台灣省通志稿卷五教育志教育設施篇,台灣省文獻委員會,民國四十四年六月。

  38. Guo says:

    重新把談現代中國新文學的幾本著作拿出來一讀
    有談到劉吶鷗他的時代意義
    但都不是很深入
    可見他不見容於中國兩個政權
    被淹沒了
    反而是下面的介紹:
    新感覺派
    http://www.hoodong.com/wiki/%E6%96%B0%E6%84%9F%E8%A7%89%E6%B4%BE
    就點出了他開創的時代意義
    從張恨水到劉吶鷗等然後接張愛玲等是如此上海派作家相傳
    而竟然還是遠渡他鄉的台南新營人
    開創了中國現代文學新風貌
    35歲是天才橫溢的年齡
    造化真是捉弄人
    被暗殺的悲慘命運比故鄉要發生的慘案還早幾年
    ”劉吶鷗傳奇的一生,老實說比「色,戒」精彩十倍。”
    我完全同意您的看法
    也許這正是還他一個公道的時候了
    江文也在北京的音樂許多台灣人已耳熟能詳
    卻不識劉吶鷗在上海文學和電影輝煌成就
    我們真的該好好檢視所受的文化教育了
    到底要被戲弄到何時?


    [站長回覆]:劉吶鷗的故事,除了他本人精彩,還牽連到大東亞巨星李香蘭(右圖),這就比湯唯演的那位女大學畢業生精彩百倍了;劉吶鷗也牽連上海多位文人,及多位台灣的智識份子。

    劉吶鷗的故事,台南縣文化局,許秦蓁博士及多位專家也都有努力,其實很盡力了;但現況是劉吶鷗被當做「地方名人」,似乎需要國家級的文建會介入,或者新聞局來補助新銳導演拍他故事、或者民視願意拍劉吶鷗偶像劇。

    他的故事若改編成戲劇,可能會被加入誇張劇情,但這何嘗不是讓台灣人重新認識這位重要人物的方法;若沒有羅貫中寫三國演義,三國志是很悶的;若沒有三國志電腦遊戲,年輕人沒幾個懂三國故事。若不是人間四月天,只有我們建築人,比較會知道世上有梁思成與林徽音,及徐志摩三角關係。

    他的上海經驗,也許親中的新政府會有興趣。準文建會主委黃碧端,也曾以台南藝術大學校長身份,出席過2001年劉吶鷗全集在新營台南縣文化局的新書發表會。

  39. Guo says:

    上海新感覺派文學的開創者:
    劉吶鷗先生
    台灣文化人在上海的文學和電影的卓越成就
    一如江文也在北京的音樂成就
    http://www.hoodong.com/wiki/%E6%96%B0%E6%84%9F%E8%A7%89%E6%B4%BE
    造化捉弄人
    宛如預告家鄉即將鋪天蓋地的慘案


    [站長回覆]:劉吶鷗先生1940年被暗殺前兩天,才與來到上海的台灣人音樂家江文也,相談到深夜!相信兩人是以台語夾雜日語交談的。

    如果劉吶鷗多活幾年,是有機會接觸更多文化人的。不過劉吶鷗即使躲過重慶蔣幫國民黨特務的暗殺,他可能在汪精衛政權下擔任更高的文化職務,到了戰後恐怕也不好過就是了。江文也在終戰後在北京也被關過,當年在汪精衛政權下工作過的,在戰後全成了「漢奸」,甚至像傅斯年之流的北大代理校長還特別下令永不錄用此類學者;待過北平的洪炎秋、林朝棨回台灣初期也不能到「台大」教書只能先屈就台中師範。

    此外,專研日本時代台電株式會社專家林炳炎先生,寫到江文也年輕時當過台電的職員;江文也原先是去日本內地唸高等工業學校電機科的,剛畢業時曾回台灣,在台電工作過,學音樂是後來的事;詳:江文也と台湾電力

  40. FRLT1800 says:

    先前已跟站長謝過好幾次了
    可惜我不是惜於用火星文或電腦表情圖那一代的人 不然就可以畫個拜謝的圖號
    這份名單還真是可貴 又同時打破了我先前另一個誤解 也就是美麗島時代沒人敢研究台灣史事 沒想到早有人已編整出這樣的有力證據來反駁林洋港的一句無知的話
    我粗略對了一下還真的有找到了一個前輩的樣子 待查證

    其實先前說到愛的連續劇那句名言 不衛生兼不識字 經站長解說劇情後 我就在想這話會是在罵誰 是外省人罵台灣人 還是台灣人罵剛來的大陸兵呢 怎會發生在那房子四週的
    我還在想 何不有人去華視調出片子來好好看 然後可以寫一篇文化研究的論文 探討這部劇如何在當時的歷史時空下 以很可能某種偽裝的方式在宣張某種當時官方期望的意識形態 會是這樣的嗎 (這是自問而已)
    然後再加上金素梅的今昔參照 加上竟然是知或無知地選了一棟家裡出了幾個被國民黨害死的人的房子來當背景
    這些以時空距離來看 真是相當反諷的
    不好意思 又亂丟問題出來了(搞不好真已有人研究 那就真要嚇壞了)
    我只是關心台灣史而毫不專業的好奇者 也是被房子引來 現在卻讓站長召了許多魂來了


    [站長回覆]:「毋識字兼嘸衛生」這句話只有台語才有,華語(北京話)沒有。所以由誰講,指涉誰,就很清楚了。

    華視是國防部、教育部出資所成立的電視台,是台灣老三台中最後一個設立的,是1971年,目的繼承先前有的教育電視廣播實驗電台(只有北部地區可以收看,平常人不會看),此電視台是要做「空中學校」(平常在家看電視上課,假日才到學校與老師面授,例如空中行政專科學校,空中大學),及國防部的莒光日軍中教學等等。華視內部一直到2000年前,從上到下經營團隊都嘛是政戰系統的人馬,連基層的員工也都是退伍軍人或眷屬。

    這樣的電視台在1990年拍這部戲,用意也很明顯啦,就是在台灣民主化、本土化的初期,那時每個月幾乎都有大型政治性抗議活動;表面上用這部戲來促進族群融合。事實上所謂的族群融合都嘛係優勢的吃劣勢的,我認為應該是族群相互尊重,多元發展才是,這也是近幾十年來生物學推動的「生物多樣性」,文化的多樣性也是一樣!

    戲裡面當然不會有太露骨的,例如中國兵不懂水道水,不知水龍頭,五金行買一隻往牆上一撞就以為該有水;不懂電燈;強佔學校寺廟、強拆課桌椅去燒柴,佔住公園,強佔民宅神社,強娶民女,強迫勞軍,開徵反共抗俄捐、以白色恐怖陷害世家地主富商,土地改革云云,這些真實但激烈的,大概不會出現吧。

    想也知道這部戲,只會演到輕微的生活言語文化衝突;但結局當然是族群和樂融融。

    就像我最近重看侯孝賢的「悲情城市」,發現這小子居心不良,把228詮釋成雙方各打五十大板。雖然這部片是第一部碰觸228的電影,有其歷史地位,但把雙方各打五十大板,這我就不能接受了;整起事件,台灣人一直是被動的,全島性的暴動之前,陳儀已命令士兵在台灣行政長官公署(原台北市役所,今行政院),向抗議群眾開火了,死數十人;更別說戰後劫收,經濟混亂,才累積大量民怨;台灣人戰後初期是很歡迎他們的,一年過後才發現大大不對勁。追究責任是九一開、不會是五五對開。也種下同時歷經日本與中國統治的老台灣人,反而對日本植民有正面評價,對日本有好感。

  41. FRLT1800 says:

    再插一句 沒衛生又不識字 涉及現代化進程中一種看人的新標準 這句話不是愛的連續劇才發明的吧
    應該戰前到戰後之間就有了 前不久聽說有碩士生作台灣衛生習慣如何開始學洗滌自己的身體 洗哪裡的研究 很有承襲自年鑑學派的細心剖析解讀 這種事如果我媽還在的話 問她小時是否常聽人講 就可以確知那句話是否通行已久 這種事她會記得很清楚 也會說得很明白生動

    另外一個感想是看到上面綠字的名單
    猶太人祭祖先 就是要把先人的名字一個一個毫不遺漏地連名帶姓大聲念一遍 以此點名的方式來紀念 也以示後人不忘
    同樣的 如果把這綠色名單上的人名好好念一遍 也算是一種向台灣早期知識份子致敬的一種方式吧

    還有站長 你昨天大概累了吧 上頭有李香蘭劇照的回覆 還有兩個錯字 劉咳鷗與李春蘭!!
    (我自己之前把劉吶鷗也打錯兩三次 哈)


    [站長回覆]:謝謝指教!謝謝指教!謝謝指教!謝謝指教!

    (未來四年,這四字會形成一種敷衍應付的文化啦)

    錯字改啦,那錯字是忘了選字(我用大易輸入法)。

    「毋識字兼嘸衛生」這句話很久了,但我猜一開始也不一定是指涉戰後特定族群,也有可能是日本時代前期世家地主指涉佃農貧農之類沒受教育的人吧。

    不過日本時代末期,台灣人的識字率已達到七成,1940年代除了五、六十歲以上的人,中年以下的都普遍識漢字、略懂日文;我猜日本時代末期這句話可能少見了,戰後才突然增加數以百萬計的「毋識字兼嘸衛生」的樣本出現。

    猶太人能在流離千年後還能不被他族同化,就是猶太教的內聚力及儀典形式,讓他們保住了這個傳統,國是亡了,民族卻沒亡,但也是這種力量,才讓希特勒找到藉口,挑起其他族群對猶太人仇恨,下手屠殺吧。

  42. 紅豆湯圓 says:

    七零年代我服務於民營信託公司(現在的銀行),我的小組長就是游錫堃,因為他的關係,很多同事都會幫忙贊助購買美麗島雜誌,不過都是給錢但都不敢拿雜誌。當時國民黨都在銀行設有支部,規模小的民營銀行沒支部也派有「抓耙仔」,大家還是怕惹事,只能偷偷支持。

    後來美麗島事件爆發,施明德被通輯。沒幾天情治人員就來我家「拜訪」,只因為我妹妹的室友曾和艾琳達一起做過研究,那個年代國民黨如此周密控制台灣,難怪林洋港會說的那些腦殘的話(也可能國民黨部幫他擬稿的)。

    2004年連宋落選喊出當選無效,國民黨「立刻」派人專函(不是郵寄)來查我服役中兒子有沒有回來投票。請問戶政兵役是不是國民黨還在掌控?不言而喻。其實現在2008政府機關還是國民黨掌控中,台灣人不要以為自己已經當家做主了!

  43. FRLT1800 says:

    我覺得也可以考慮把劉吶鷗的故事 拍成紀錄片 一定可以有不同於劇情片的另一種自由表現
    劉吶鷗的資料已很多 有圖像 有影片 有照片 有地圖 有文章 有認識的人也有研究的人 有地點 有各種史料 還有許多謎團
    我幾乎可想見可以組織成很藝術的一組紀錄片 而又能傳達此人物與他的作品的意義
    紀錄片可以有多樣面貌 形式與內容同樣有趣 有意義
    許多紀錄片讓我非常感動 或開啟了新的眼光 而不光只是些事情的陳述與認識

    所以 想大聲問一下 嘿 有人要拍劉吶鷗的紀錄片嗎?


    [站長回覆]:根據許秦蓁撰:摩登、上海、新感覺 ──劉吶鷗 (1905-1940)一書,劉吶鷗先生的外孫林建享先生,正是從事記錄片工作,也對他阿公充滿著興趣,蒐集他阿公的遺物,林先生的相貌,與他阿公劉吶鷗非常神似呢,詳以下林建享先生介紹他自己拍的紅頭嶼達悟族記錄片;我想,這位林先生以劉氏家屬兼專業者身份,是很好的人選。我們這些外圍的,就幫忙加油打氣,幫忙宣傳了。

    影片出處: http://www.im.tv/vlog/Personal/364107/813840

    不過,台灣的影音產業都嘛苦哈哈的,很多導演都有雄心壯志,可是拍片的資金與機會才是最大的問題。

    目前台灣影視產業的出資者,常是賺錢題材為主,青春偶像歌唱劇是首選;而台灣文化歷史或知識性的電影記錄片,金主們多半興趣缺缺,要靠官方補助金支持。史第芬史匹柏也是拍了一堆賺大錢的科幻娛樂電影後,才以自己知名度取得資金口碑,拍他們猶太民族的歷史故事。

    2005年上演的「南方紀事之浮世光影」一片,是由台南藝大的黃玉珊教授(她是李安在紐約的同鄉同學呢),拍攝她親叔叔的故事。她阿叔死於大東亞戰爭期間船難,是台灣日本時代末期光芒萬丈的雕塑家黃清埕。我對日本時代的美術發展略有涉獵,所以此片在台南首映時,我幫忙南社籌辦台南的首映會,準備好新聞稿給媒體去抄,找了幾位六十多年前與黃清埕有關係的老前輩,來電影院和黃導演見面,也略盡宣傳之力了。

  44. 紅豆湯圓 says:

    昨天終於收到「摩登、上海、新感覺 ──劉吶鷗」這本書了,感謝站長的推薦,讓我再找到一些我所不知道的資料,看來得修正部分我的網頁「老照片的故事」了。

    祖父翁鐘五在書中是劉吶鷗台灣知友(104頁),第一次兩人認識是祖父1912年(16歲)和7歲的劉吶鷗同時入鹽水公學校一年級,因年紀太大祖父三年就唸畢業,在1914年和黃朝琴一起畢業了。我很懷疑一個16歲和7歲雖同班怎麼玩的起來?第二次劉記載和祖父1925年在東京見面,同學異地相見應是非常熱絡的。

    書中也提到祖父1917年4月考上台北醫專,這一點真的很佩服作者,我一直找不到這答案,因祖父1916唸淡水中學校但不知何時變成台北醫專學生的。

    我把1925年祖父在東京與親友合照貼上網頁,前幾天還在想右邊那位可能是劉吶鷗,現在看應該不是。左邊「番社姑丈公兄弟陳登其」,番社就是東山的番社,不曉得劉吶鷗母親陳恨和陳登其是何種親屬關係?還有看到書上很多劉的照片,發覺果真和我東山表姑表叔長相一模一樣,有一點番社姑丈公輪廓較深(平埔族)的外表。照片貼上網說不定有人知道答案,也期待或能得到別人提供的相關照片或資料。

    http://myweb.scu.edu.tw/~net001/images/Old_Pictures/1925-1927_Grandfather_in_Japan_B.jpg

  45. 紅豆湯圓 says:

    這幾天與住在美國的父母連絡看他們是否知道劉吶鷗,沒想到他們知道很多,而且母親和劉吶鷗的二女兒劉頻姎是長榮中學同班同學。這兩天就聊了四五個鐘頭,也把一些故事紀錄下來。

    劉吶鷗台灣知友(103頁)翁博村是上面那張照片的翁海堂、翁海吉、翁海津三兄弟的兄弟,他們的長兄就是省議員翁新台。

    母親和劉頻姎是同班四年同學,曾到過劉家遺宅幾次。劉吶鷗被槍殺當時全校都知道,因為當時劉已非常出名了。母親形容劉頻姎非常高挑漂亮,手指修長且會彈鋼琴(當年好像每個人不是會彈鋼琴就是會拉小提琴)。母親認為131頁李香蘭和劉家族合照應該是1941年而不是1943年,因為劉頻姎(站李香蘭左邊穿長榮女中制服)看起來不像畢業那年的四年級生。

    後來在約二三十年前長榮合唱團演唱時劉的三女兒劉玉開還來和母親打招呼,說黃朝琴是她的姨丈,害我母親嚇了一大跳(黃朝琴曾和新營沈燕有一段不為人知婚姻關係),所以嚴格說起來,劉吶鷗和黃朝琴有連襟的關係。

    之前曾為劉吶鷗、黃朝琴、翁鐘五在鹽水公學校何年同學而百思不解,母親提醒當年唸書的小孩子很少,所以「可能」不同年級坐在同個教室上課,如是這樣,就可解釋不同年級的同學為何都相識。母親在1943長榮畢業後到1945任教於鹽水公學校。

    李香蘭1941年到台灣演唱曾風靡全島,父親說他曾有一張李香蘭和飛行員的親筆簽名合照,不過時間久遠已遺失,真是可惜啊!


    [站長回覆]:您阿母的推論好像也有點道理,劉吶鷗是1940被暗殺,而李香蘭既然1941與1943都有來台灣,那麼,1941就來新營拜訪、祭拜似乎比較合理,拖三年才來祭拜似乎有點久,不過人家是大東亞巨星,行程緊湊,恐怕也身不由己,沒有自己自由時間。

    日本對米國發動真珠灣攻擊,是1941年底的事,台灣一般平民是1943開始才有戰爭的感覺,開始有米軍爆擊台灣及大量的台灣人志願當兵,及機關學校疏開到郊區;台灣人開始感受到「統制經濟」(配給、管制民生經濟),開始有台灣人因戰爭而傷亡。台灣人與中國人對二戰的記憶是不同的,什麼蘆溝橋事變,南京事變的,並沒有近身接觸;台灣人是在電影院裡看到的,當年日本政權會在電影放映前來一段新聞概要的記錄片,當年台灣人在電影院裡認識了蔣介石、墨索里尼、希特勒等二戰的元帥。

    我個人也是有點懷疑,1943年可以一群人優雅(優閒)地在新營劉宅聚集,等候大東亞明星駕到訪問?像裡面葉廷珪應該是從台南市趕去的。

    那張在劉宅洋樓前,李香蘭與劉氏家族大合照,大人們的長相衣著要分辨是1941還是1943有點難,但照片中還有多位小孩,小孩差兩年就可能差很多了,照片中其他小孩也是追查到底是1941還是1943的線索。

    戰前不同年齡學童在一起上課是有的;此外還有個原因,近百年前幼兒死亡率高,很多父母大概是無知,怕麻煩,或擔心家裡多人口要交比較多人頭稅,於是小孩都是養到兩、三、四歲沒夭折的話才正式去報戶口,當年戶口制度並不嚴密,日本仔警察大人也不會家家戶戶去追查農家是不是有小孩沒報戶口,於是生日就以報戶口日為準。

    1910年代公學校還不是義務教育,所以沒有強迫六歲就一律要入學,有人即使沒晚報戶口,八、九、十歲進小學也是有可能的,那年代沿續自清帝國佔領時期的民間的漢文教席還殘存一些,我外公蔡榮華(黃朝琴認識他),1907生,他小時也還學過漢文,但後來也受過日本公學校教育,他因為有漢文的底,認識比日文漢字更多的漢字及漢文文法;所以在戰後有機會做到公家單位職員。我看顏水龍的傳記,他1918台南州教員養成所卒業,15歲去教下營公學校,遇到很多年紀比他大,長得比他高壯的學生,讓他萌生辭意,後來才再去日本內地唸中學校及東京美術學校。

    新營「燕姑娘」與黃朝琴的故事,曾有一位新營人留言給我,不過他設定為私密,只給站長我一人看,我也不便公開;不過也沒寫太多,只提起有這麼一個人。

  46. 秦蓁 says:

    陳先生您好。透過苦茶兄得知您的部落格。沒想到這邊的討論比學界的學術研究還熱鬧,我也因此上了好幾課,看見這幾張劉家新營洋房的照片,有個不情之請,近來我續編劉吶鷗的增補資料,其中電影評論居多,不知道可否將您這幾張照片收入未來新的出版物裡?我相信這座洋房是新營人的集體記憶之一,屆時該書將由台南縣文化局出版。也很高興經過這些年,終於有這麼多人對劉吶鷗感興趣。


    [站長回覆]:許博士您好!非常高興你到這裡來,這兩禮拜,把你的劉吶鷗書翻了好幾遍咧。

    照片無償提供當然沒問題,我會寄「原尺寸」(網頁上的是縮小版),到你留的email去。

  47. 站長 says:

    李香蘭來新營劉宅的年份之謎?1941或1943?

    我查了一下,「サヨンの鐘」在日本是1943年7月公開首映,反推回來可能是1943年4-6月之間殺青。許博士的書裡,說的是電影殺青後,李香蘭才到新營一趟。

    「サヨンの鐘」電影中有桜花在桜蕃社(在今南投縣仁愛鄉春陽)盛開的鏡頭。嘿,當年可沒有數位手法去加料,花開一定是真的,推估電影拍攝期間,有歷經過台灣2月。每年的九族文化村櫻花祭是二月初到二月底。

    右圖為桜盛開的桜蕃社裡,アタヤル族家屋,李香蘭與另一位女主角就在這裡打滾嬉鬧。

    這「サヨンの鐘」導演拍片一定有推算過要配合台灣櫻花開花的時節,櫻花可是日本國家與軍國主義象徵物之一,出現在電影中絕非偶然,而是刻意。

    又,日本的學制是3月畢業,4月開學(學年之始),紅豆湯圓兄的母親與劉吶鷗女兒是1943年卒業的話,是三月就卒業了。劉吶鷗女兒如果卒業了,還穿著長榮女中的水手校服迎接李香蘭,好像有點怪,但也不是不可能。

    李香蘭親訪新營劉宅,並與劉氏家族合照,照片中男人都是全套厚西裝,小孩則有人穿長衣短褲。因大人都穿厚衣,不可能是盛夏;而小孩有穿短褲,也不太可能是寒流來襲的嚴冬。

    至於,李香蘭1941年來台巡迴登台演唱,則是1941年一月的事,那次是跟她父親一起來台。

    剛又查到一份,1941年李香蘭來台灣的第一手報導史料(漢文)!!!

    出處在此: http://blog.sina.com.tw/davide/article.php?pbgid=28994&entryid=573015

    裡面有張寫「風月報文章 李香蘭的魅力 」的照片,點該照片可以放大。有李香蘭來台時照片!!!

    1941年(昭和16),李香蘭來台時照片,頭上戴的及髮型,跟去新營時頗為類似!!!

    為了解這個謎,我有打算要去注文李香蘭の恋人―キネマと戦争 (単行本) 田村 志津枝 (著) 這本書咧。

    書分十章,最後一章就是寫李香蘭的新營祭拜之行。這田村 志津枝是灣生日本人,終戰前夕生於台南,職業是影評人、作家,田村 志津枝就是最早把侯孝賢介紹到日本的人(侯還沒很出名前)。田村 志津枝對自己出生地台灣的歷史也一直很熱衷,這本書並沒有李香蘭本人的授權或直接訪問證實,純作者自己推論,作者身份大概是小說家兼電影編劇吧,有點想看他到底有什麼證據呢。

  48. 紅豆湯圓 says:

    第131頁李香蘭來新營劉宅合照的年份?

    我母親1943年1月到台南師範接受師資訓練,已沒穿長榮中學制服了。劉吶鷗的女兒劉頻姎是準備進銀行工作不需提前離校訓練,所以穿不穿制服並不能證明是1941或1943年。不過母親說畢業時劉頻姎已變得非常白皙高挑了,照片比較像1941低年級時。

    還有我小時候在南部嚴冬時有穿短褲(照片),所以那張照片小孩穿短褲也有可能是1~2月時。

    我覺得最重要的一點是劉吶鷗的三子劉漢中(站黃素貞前面),他是1938年初出生(167頁),在1941年初時正好滿三歲。如果是1943年初的話就滿五歲了。五歲身高約是大人腰部。照片中劉漢中高度應是三歲沒錯。


    [站長回覆]:其實我在找證據、推論的時候,已經比較傾向是1941了(主要是那張昭和16年,李香蓮來台剪報照片)。您講的照片裡的劉吶鷗公子劉漢中教授應該就是到現在為止最重要直接的關鍵。您母親的記憶只能是間接佐證,但如果能有1943長榮女中的卒業紀念冊,那就是直接證據啦。

    我有查到劉漢中教授是東海大學物理系第二回1960年卒業,一個大學畢業生都沒耽誤到的話是22歲,反推回去1938年生,書中167頁裡劉漢中教授出生年是無誤的,這是交叉比對啦。

  49. 紅豆湯圓 says:

    第131頁李香蘭來新營劉宅合照的年份?

    我母親說當年好像沒畢業的感覺,不知不覺中就畢業了。而且我從小都沒看過紀念冊的印象。

    我想1943年李香蘭也有到劉宅探視,應該也有拍照,努力找可能有親友保存吧?

  50. 站長 says:

    找到一位定居在日本的台灣人的網站,他是李香蘭死忠的粉絲,他的網站收藏數百張李香蘭各年代時期的寫真、海報、歌曲、電影介紹!甚至還有李香蘭(山口淑子)八十歲以後的照片!

    http://blogs.yahoo.co.jp/axttony

    他網頁有一張李香蘭照片,標注是1952年在台灣陽明山(我認為是大有問題的,後詳)。重點是,李香蘭的髮型、髮飾與衣服,特別注意,連李香蘭衣服上左胸的花紋,跟去新營劉吶鷗家時是完全一樣的!

    http://blogs.yahoo.co.jp/axttony/18143960.html

    這張寫真裡,右上角那位平頭者,似乎是李香蘭與劉家家族合照中,最左上角的那位?

    李香蘭身後的女學生,是劉吶鷗長榮女中的女兒?

    李香蘭在1945年後,台灣就不再是她的演藝市場了,她被蔣幫國民黨標注成漢奸型人物(她是百分百日本人,怎會是「漢」奸咧?周星馳電影「國產零零漆」,也說李香蘭是漢奸呢,因李香蘭是被滿洲人收為養女,她其實仍是日本人,所以戰後沒有以戰犯論處),李香蘭在1945年以後,不可能在台灣還能以影歌星身份公開露面了。所以這位網友文字標註,是大有問題的。

  51. 紅豆湯圓 says:

    李香蘭身後的女學生

    剛才給母親看過照片了,她說不是劉吶鷗的女兒劉頻姎。劉頻姎漂亮多了,尤其眼睛不像。

    我覺得蠻像的應該是劉頻姎,母親可能腦海中一直是1943年印象。

    還有,我父親說他曾有的李香蘭照片是飛抵台灣機場時和台灣的飛行員合照(可能離台登機時再請她簽名),正好父親表妹和飛行員是好友才拿到的。

  52. 站長 says:

    又找到幾張,1943年,李香蘭與サヨンの鐘電影相關的寫真:

    http://blogs.yahoo.co.jp/axttony/10355658.html

    有海報,剪報,劇照,同時也有在台灣櫻蕃社拍片現場,與電影工作人員或當地日本基層官員台電技佐警察大人老師的留影。

    李香蘭在電影裡是15歲左右泰雅族少女,可是在這些現場時裝照片有點像歐巴桑了!

  53. Anonymous says:

    站长有郭彝民资料吗?他的后人在大陆和美国。


    [站長回覆]:我對此人並不熟悉,只知他留日本東京大學,曾是中華民國駐日本國台灣台北領事館總領事。

  54. scl says:

    回應和回覆都很精彩,上了一堂充實的課,tks.

  55. 新營沈小弟 says:

    我牽手是新營在地人,她告訴我,小時候長輩有說過那是葉舍娘住的地方,不曉得此人和舊宅故事有何關係


    [站長回覆]:Bingo!你講對了,「耀舍娘宅」確是新營在地人,對這座法式別莊的外號。

    「耀」是劉吶鷗先生早逝的父親劉永耀,他是興建此宅的人。「阿舍」是以前台灣人稱有錢人家少爺,「娘」是劉永耀之妻,劉吶鷗之母;卒年不詳,劉吶鷗1940被暗殺時還健在。

    (註:「舍」這個字略有嘲笑之意。來自「少爺」的轉音;富家少爺,也常稱被「阿舍」,通常是譏諷富家少爺從小吃好穿好,沒有歷練,會敗光家產之意;宋楚瑜在2000年選總統時爆料說,李登輝跟他還很好時,常稱連戰是「那個阿舍」,而宋楚瑜這個中國人不知「阿舍」之含意。

    老實說這座建築物正式稱呼是「劉永耀宅」比較對,但兒子劉吶鷗比較出名,且我這篇文章會觸及劉吶鷗的一生,我才稱此宅為「劉吶鷗宅」。

    你牽手是新營人,又住在新營,應該去注文一本許秦蓁撰的摩登、上海、新感覺:劉吶鷗(1905-1940)來看看,這是新營、新營人的歷史。此書一般書店不一定買得到,網路注文也許比較直接可靠。或者到台南縣文化局借閱該局出版的「劉吶鷗全集」一讀。

    站長我外公也住新營高中後面宿舍到過世,外婆還健在,但宿舍去年已拆除,所以搬離新營了,所以我對新營也很有感情呢。

  56. 紅豆湯圓 says:

    昨天終於見到了劉吶鷗摯友楊慶祥的兒子楊叔叔,在許秦蓁撰的「摩登、上海、新感覺:劉吶鷗(1905-1940)」131頁李香蘭與劉家的合照,楊叔認為是他另外一個叔叔楊花朝所拍攝,後排右四是楊贊勳沒錯,前排右三就是楊叔父親楊慶祥,而且他們兩兄弟都不會攝影,倒是最小叔叔楊花朝住台南很喜歡玩相機,又沒有在鏡頭內,所以拍攝者是楊花朝較有可能。楊叔以前家裡有很多劉家和李香蘭的照片,可惜可能搬家時遺失了。

    111頁楊家父子與劉家的關係除書本上所述之密切關係,楊慶祥的診所就開設在劉吶鷗宅的正對面,書上又說楊贊勳在劉吶鷗宅前拍結婚照,楊叔說事實上楊贊勳的新婚洞房就設在劉吶鷗宅內,可見關係之密切。

    書上提到劉吶鷗和李香蘭可能的男女朋友關係,我特地買了一本「李香蘭 山口淑子 藤原作彌 ,商周出版,出版日期:2008/03/09」,詳看李香蘭對自己ㄧ生的傳記,可是並沒有提到過劉吶鷗這個名字。


    [站長回覆]:商周這本書我有在書店裡快速翻過,完全沒提及劉吶鷗姓名;甚至「サヨンの鐘」電影名字只出現一次(僅交待1943年拍了這部片子),沒描述這部片子,也沒提及1943在台灣拍片往事。

  57. 站長 says:

    我2008.06.01有機會與楊英風先生之女寬謙師父新竹永修精舍(左圖)見面,她說楊英風先生與劉吶鷗之子劉漢中教授(東海大學教授)一直有往來;承續自上一代劉吶鷗先生與楊朝華先生(楊英風之父)的交情。

    劉吶鷗先生的台灣同鄉朋友裡,楊朝華是很特殊的一位,因為楊朝華在滿洲國、北京經營戲院,可以說是劉吶鷗的同行同業;楊朝華與當年著名影星,胡蝶、李香蘭都見過面。寬謙師父說她阿公為了讓電影在各地放映,親自帶著電影膠捲整個滿洲國大城市都跑遍了。

    楊朝華先生在滿洲國、北京生意做得不錯,在北京的房子很大,1945年以前幾乎成為北京的台灣同鄉聚會所,郭柏川、洪炎秋、江文也、林朝棨、張我軍、林含英(林海音)等台灣旅北京同鄉,都是常客。

    不過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楊朝華夫婦並沒有及時離開,身陷匪區,一直到台海兩國在1980年代末重啟交流時,家族才得以重聚。

  58. 紅豆湯圓 says:

    請問站長
    這照片是哪裡呢?不好意思,我看不出來。


    [站長回覆]:新竹永修精舍旁的淨業院

    http://www.chuefeng.org.tw/map.htm

    原是私人的菜堂

  59. poirotdavid says:

    這裡『李香蘭の恋人 キネマと戦争』・論

    http://d.hatena.ne.jp/shiho-26/

    也有討論李香蘭拜訪劉吶鷗故宅的事. 依照作者(田村志津枝)的推論, 劉吶鷗與東寶的關係密切. 李香蘭於1941年除了拜訪劉家,主要還是為東寶及劉吶鷗贊助的「支那の夜」作宣傳. 至於1943年拍攝的「サヨンの鐘」(沙鴦之鐘)卻是松竹公司和滿映聯合製作的電影. 研究劉吶鷗的學者將這兩件事混在一起實在很奇怪. 因為會誤導讀者以為李香蘭於同一年拜訪劉宅和拍攝影片.

    彭小妍(中央研究院)於1998年3月發表「浪蕩天涯」-劉吶鷗一九二七年日記,有劉吶鷗被暗殺事件的考證. 文中雖未提及李香蘭拜訪劉宅,卻指出劉吶鷗遺孀黃素貞於一九四二年十二月到一九四四年十一月間在上海愛丁堡路一百五十六巷居住,以便處理劉吶鷗生前在上海購置的龐大產業. (p. 15). 應該也是劉宅照片於1941年拍攝的旁證之一.


    [站長回覆]:會把李香蘭來台拍サヨンの鐘與來新營訪問劉吶鷗家屬,混在一起也是有所本,只是最源頭的史料(講法)可能是錯的。

  60. alice chen says:

    日治時期台灣電影史(葉龍彥,玉山社,2997)這本書第148頁是寫
    1943年李香蘭到台灣拍片 沙鴛之鐘 她曾特別抽空到新營 祭拜….
    但書中沒寫資料依據


    [站長回覆]:目前史料(新聞紙、寫真,照片中人子孫的推測);種種間接證據,是1941年李香蘭來新營探望劉吶鷗宅的可能性較高。

    至於1943年去新營講法,最原始出處仍不詳。

  61. alice chen says:

    對了 我剛剛再檢索台灣日日新報資料庫 以李香蘭 三字檢索
    有報導她來台的時間
    1940-08-25 在から(日文)公會堂
    1941-01-09 一行來台 到01-12還到報社來訪
    01-29 李香蘭公演に絡も 不德行為(標題)
    1941-03-18 問題の李香蘭に新しい父親 (標題) ??

    1943年再來一次
    1943-02-03 李香蘭一行 霧社に來る
    1943-03-04 李香蘭一行公演 勇士、遺族を招待
    1943-03-05 慰問演藝會 李香蘭一行の心盡し(台中)


    [站長回覆]:感謝補充。

  62. Marble says:

    請問一下翁海吉老先生是否就是考試委員劉興善教授(國民黨籍前桃園縣立委)的岳父?
    我是劉的姪子(桃園劉家,劉邦友就是我們家族,囧),好像有印象這個名字,不能十分確定。

  63. 紅豆湯圓 says:

    >>請問一下翁海吉老先生是否就是考試委員劉興善教授(國民黨籍前桃園縣立委)的岳父?
    ——————————————————————–
    翁海吉是我祖父翁鐘五的堂弟,但從我父親那一代起就沒和他的後代有聯繫,所以無法確定。

    據說他是在台南市做「布」的買賣。還有根據以上1924~1925年那張大學制服照片他約是1902~1906年生的。

  64. 紅豆湯圓 says:

    請問站長在上面的回覆裡面有一篇李南衡先生的(表一 東京地區台灣籍大專畢業生名單),不知能否找到真正「表格式」的名單,好來核對哪人是何年度哪所大學畢業的。剛才嘗試用Word想轉成表格但不成功。

    例如排在名單第一人「王江漢」據說是台灣留日學生的「老大」,連黃朝琴都要稱他大哥。戰後黃朝琴任台北市長就是請他當市府秘書長。

    有些人的留日時間點好像和記載不太相符合,如有正確表格的名單更能精確的研究過去的歷史。


    [站長回覆]:這在網路上抓下來時就是一團亂了(原始網頁就已是純文字檔),原始文字,可能去圖書館查美麗島雜誌第三期可能比較快了。我記得施明德有與中時報系辦過美麗島雜誌的史料蒐集,還有專屬網站,但忘了有沒有美麗島雜誌四期的所有內頁影像。

    此外,這是李南衡先生1970年代末的文章,恐怕是最早在討論「日本時代的台灣智識份子精英」,疏漏錯誤是在所難免的。

  65. 紅豆湯圓 says:

    今天終於與我東山表姑電話聊到劉吶鷗。的確,劉吶鷗母親陳恨是我東山表姑的六姑婆,表姑在1944~1945讀新營中學就住在劉宅一年半的時間。我的大姑婆很早就嫁入東山陳家,所以1925年我祖父翁鐘五和劉吶鷗在東京見面不但是小學同學更是有姻親關係了。

    表姑的父親早逝,姊姊哥哥都到滿州,所以劉吶鷗母親非常疼愛表姑,甚至劉吶鷗女兒向祖母要東西都推表姑出來要。

    1941年初李香蘭到劉宅,事前親族都知道,只是她在東山沒到新營湊熱鬧,她也沒有留下相關的照片。

  66. 站長 says:
    北投虹燁工作室:已消失ê新營劉宅「耀舍娘宅」

    應該剛建好時的老照片,正立面山牆與後來不同。

  67. 紅豆湯圓 says:

    參考「摩登‧上海‧新感覺」一書,照片中四位男子最左邊可能是劉永耀,最右邊可能是劉燦波(劉吶鷗),時間可能在1915~1916之間,劉宅建於1908年,劉吶鷗生於1905年,劉永耀1917年去逝,故此判斷時間。右二可能是劉永耀弟弟劉永貞或劉永德,或許是管家楊允中長子楊贊勳。

  68. Jesuisunchat says:

    好久沒到這個網站了
    沒想到三不五時還有後續發展

    順便祝站長年節愉快

  69. 紅豆湯圓 says:

    更正:劉永耀管家楊允中長子是楊慶祥不是楊贊勳.楊慶祥1897年生.

  70. Anonymous says:

    劉吶鷗的紀錄片應該是要開拍了

  71. Anonymous says:

    97年度補助製作高畫質電視節目徵選案結果

    劉吶鷗傳奇
    極光藝文影視國際有限公司
    紀錄片
    3
    45min
    375萬

    但這個預算也真是少


    [站長回覆]:不知這是不是劉吶鷗學電影的那位外孫爭取到的補助;錢雖少,但也令人欣喜了。

  72. 他里霧佃農遺孤 says:

    版主你好,拜讀完這篇新營劉吶鷗宅遺照這篇與及上述一連串精采的互動回應實在精采
    去年底我去蘭陽草領古道前在網路收集草領古道的史跡,發現台灣總兵劉明燈跟他的相關記載,
    劉明燈帶領的新左軍來台在左營,新營附近駐札(劉明燈為左宗堂部屬)不知道跟左營,新營的地名由來是否有關?
    我之所以懷疑是因為駐札地點附近的左營,新營地名太巧合了,當然遍查網路並沒發現有此記載.
    感於版主博見多聞治學嚴謹故冒昧在這裡提問.


    [站長回覆]:劉明燈是清帝國佔領台灣末期的人物;而台南縣新營、柳營(查某營)、下營、林鳳營、舊營、高雄左營這些地名是遠自鄭成功侵略台灣的時期,由鄭某的部屬在當地屯田養兵,兩者差了兩百年。

  73. Hiauhong says:

    [南瀛數位博物館]中1941年的新營劉宅正面:

    http://tdm.tnc.gov.tw/webMain.php?act=LargePhoto&id=cca100044-hp-2_161-0001

  74. alice says:

    樓上紅豆湯圓兄這張照片

    番社 “陳登其”
    是否為 陳按察之子?
    他的名字應為 “陳澄沂”(台語唸音即與”登其”相似)
    陳澄沂妻陳賴金枝女士長年居住美國,一兩年前才返回故居”小東山”居住,去年有一次參與活動拜訪…

  75. 紅豆湯圓 says:

    Alice對了!經向東山表姑查詢,陳登其名字應為”陳澄沂”,他的父親為陳按察,是東山的名人。

    陳澄沂妻陳賴金枝女士現已九十多歲。陳澄沂圍棋聽說有幾段的實力,常到我鹽水家下棋。

    我會把照片名字更正,謝謝。

  76. 石观海 says:

    陳凱劭先生:
    很荣幸,得以拜览先生的博克。
    在下并非研究刘呐鸥的人,但今年应出版社之约,与友人一起,将日人田村志津枝撰写的《李香蘭の恋人―キネマと戦争》译成中文(年内付梓),所以对刘氏产生了兴趣。
    日人田村氏之书,虽以《李香兰的情人》为名,但书中对李氏与刘氏为情侣关系,似乎并未提出铁证。有关李、刘二人的关系,不知先生或台湾学者持何看法。倘蒙赐教,则不胜感荷。
    石观海


    [站長回覆]:台灣學術界基本上對李香蘭、劉吶鷗的戀情是抱持懷疑態度,因為沒有直接證據。

    至於小說家、電影家要以此作主題,這倒是他們的創作自由,也不至於要駁斥、封殺這種講法。魏蜀吳三國的故事,正史沒什麼人看,倒是加油添醋的三國演義流傳至今;金庸小說幾乎全是虛構的(除了時代背景可能部份是真的,人是確有其人,但情節是虛構的),但讀者幾乎全當真了。

  77. Elizabeth says:

    哈哈

    原來大家對我的外曾祖父這麼有興趣喔

    原來我阿揍這麼酷…


    [站長回覆]:如果你對你阿祖的了解是來自路人(我相對你們劉氏家族而言是路人罷了),且知道得這麼晚,那實在不是高興得起來的事。

    認識自己祖先的故事,比認識教科書、報紙、綜藝節目裡的人物還重要。

  78. 紅豆湯圓 says:

    從劉永耀算來Elizabeth應該是第五代了。上一代應該主動將自己祖先的歷史好好的記錄和傳述給下一代。

    前面2008-12-22 PM有貼上一張「北投虹燁工作室」:已消失ê新營劉宅「耀舍娘宅」。請Elizabeth做個功課,向長輩們詢問並確定照片人物?右邊是不是您阿揍?左邊是不是您太揍?

  79. Elizabeth says:

    對我來說 我知道他是大導跟被暗殺就夠了

    不過為了傳承我暑假還是得帶攝影機到現場去聽我爸講古

    小時候常去對房子都還有印象 沒特別感興趣的
    比較讓我心疼的是KAWAI在台灣第三台象牙鋼琴被扒光了

    崇拜留戀輝煌的過去是沒有用的

    重要的是有台灣祖先DNA的我們如何繼續發揚光大讓世界不抹煞台灣魂

    PS.這些照片是我看過的百分之五 你們能拿到很厲害了;)

  80. Elizabeth says:

    我爸之前沒什跟我聊是因為他覺得我太小

    現在是我長大會自己問了

    搞不好連我爸都不知

    我跟我阿咒不熟 更不用說太咒

    詳細資料都丟給台南文學館和真理大學處理了

    可悲的是

    這家族的末代子孫只剩下我一個留在台灣了

    其他都變香蕉人了

    要是台灣人這麼不團結想把國家只送不賣的外銷出去 我想台灣人真的該死


    [站長回覆]:你們家族其他人移民到國外,不見得是不愛台灣,而是不敢待在台灣。

    劉吶鷗先生固然是才華洋溢,但在蔣幫中國國民黨的價值觀裡,他是「漢奸」,是「壞人」;過去蔣幫國民黨認為在汪精衛的中華民國政府做事的,大概不會是好東西(注意喔,汪精衛的政權也叫「中華民國」,拜孫文為國父,國旗是青天白日滿地紅,詳看色戒一片的佈景道具),不然不會在上海派特務對劉吶鷗開槍,所以劉吶鷗的子孫們家屬,在他們的價值判斷下,也不會是好東西。

    我相信你的阿公、阿祖那一輩從小是被監控,被投以怪異眼光,生活極為不便;再者,「三七五減租」、「耕者有其田」,大概柳營劉氏家族經營百年的土地被中國國民黨清算得差不多了。在走投無路的情形下,遠離台灣是最好的選項。

    你這些親戚會變香蕉人跟「台灣人團結」沒有直接關係,與「中國人可惡」比較有關係。

  81. 紅豆湯圓 says:

    To Elizabeth さん

    站長說的對,台灣人在國外反而更愛台灣,那一小撮反台份子不是台灣人,是中國人或中華民國人,我們在台灣應該更加努力當旅外台灣人的靠山。

    網路上一群朋友和我一樣,原本都不認識你的阿祖太祖,但都很努力想研究這些失去的台灣歷史,我們可不想去背誦蔣家的阿祖太祖。那台KAWAI台灣第三台象牙鋼琴,我的母親也親手彈過,聽到被扒光感覺很惆悵!

    還有請問為何詳細資料要交給台南文學館和真理大學?有原因才選定這兩所嗎?我的妹婿是美籍華裔,他阿公是從中國廣東香山移居美國的,當初孫文到美國有住過他家,他有保留一些孫文的資料。前幾年共匪得知這些消息,立刻專人赴美對我妹妹疙疙纏,最後我妹還是將資料交給共匪拿回中國。不過共匪做法還不錯,除了給褒揚狀之外還全部複製資料一份給我妹家。

    專責單位處理舊資料比較專業,不過不要忘了自己也要留一份,這樣比較好啦!

    P.S. 可不可以找幾張您阿祖或那間房子1920年以前的照片放上網給大家參考呢?


    [站長回覆]:真理大學校本部在淡水,但在台南麻豆有校區,距離新營約10公里。

    真理大學麻豆校區附設有「台灣文學資料館」,館長是張良澤教授擔任。我個人是認為,張良澤教授是可以全心信任的。

    至於「國立台灣文學館」當然也很不錯,但未來三年此館命運未卜,馬英九區長很有可能把此館整個廢掉,或者改名叫「中國台北地方鄉土文學趣味館」,然後隨便找個小建築物叫他搬過去。原本的「台南州廳」富麗堂皇,位置適中,給未來台南市人民政府市委書記來辦公最適合。

    史料分兩個地方存放(一公一私),我個人是覺得不錯的,蠻保險的啦。

    至於未來三年,我個人是很悲觀,要救台灣免於中國侵略只有靠三種人:美國總統、在美國的台僑、日本政府。國內目前沒有反制馬區長的政治實力;馬區長從不是笨蛋,他哪敢給你有自由選擇的權力?2012年不會有全國大選了啦。

  82. says:

    明日張良澤老師也會到紀念公園揭幕~有關李香蘭我提供劭哥一個很好看的歐ㄆ啦~[劇団四季]昭和的歷史三部曲–南十字星.李香蘭.異國之丘….真震撼
    http://www.youtube.com/user/shikichannel

  83. fu says:

    劉吶歐的長子劉吶明曾主編台灣共和國政府的機關報紙《台灣民報》(THE TAIWAN-MINPO)
    這是否是劉家長期滯留海外
    導致劉吶鷗宅無人照顧的原因呢?

    我想建議Elizabeth
    如果能發掘你們劉家在戰前戰後的發展史
    跟族裡的長輩作訪談
    再與大家分享

    真的是功德無量啊

    光是貴家族手中擁有的舊照片
    如果可以與台灣文學館或國史館等單位接洽
    進行整理出版
    對我們台灣史料將是莫大的貢獻

    看了這整個留言串
    身為台灣文學研究者的我
    整個熱血沸騰啊

    劉吶歐是台灣文學與台灣文化界中極重要的人物
    現在台文學界以台灣本土視角進行研究的也很少
    如果有更多史料與資訊出土
    未來將有助平反劉吶歐與劉吶明
    還他們真正的歷史地位

    這就要請Elizabeth多加油了
    如Elizabeth能提供e-mail
    讓我能請教些文學史料的問題
    十分感謝啊

  84. 路人 says:

    這是事實:劉吶鷗宅會拆掉,不是沒人照顧或維護,而是他的後代要賣土地的關係!本人曾住新營民族路劉宅附近,見證劉家家道中落的整個過程,不勝感慨!

  85. 路人 says:

    其實拆掉劉吶鷗宅跟管理沒關聯,那一大塊地有一半是屬於長子劉江懷的地(靠劉吶鷗宅這邊),為了好賣所以才拆除,一般台灣人怕舊宅有凶兆,不敢買!那房子完全是劉江懷在使用,跟他弟弟應該無關,上面有人提起房子是小兒子決定拆除的,本人不認同.劉吶鷗宅前的三合院平房是劉吶鷗弟弟的房子,70年左右我搬到劉宅附近時,三合院剩楊藍菊(鄰居口中的二舍娘)孤單住裡面,不能說孤苦,畢竟她滿有錢的,物質不虞匱乏,她都生女兒,劉吶鷗的小兒子(劉漢中)給他當養子,當然後來繼承了她的財產,聽說劉漢中的土地賣掉了,現址準備蓋現代化的透天店面,真的,當有錢人的後代滿不錯的!

  86. Serena says:

    >>請問一下翁海吉老先生是否就是考試委員劉興善教授(國民黨籍前桃園縣立委)的岳父?
    ——————————————————————–
    是的。外公已經仙逝,外婆也在上個月初離開了我們。 今天是父親的友人將紅豆湯圓所提供的照片翻印下來,我們一眼就看出後方最右邊站立者為外公…外公早年的確經營布莊。

    另附上嘉義義竹翁家的老宅相關資訊(目前仍有母親的堂哥輩居住):
    http://naturallybread.yam.org.tw/2006-oldhouse/oldhouse-we/oldhouse-we-index.htm


    [站長回覆]:哇!這座洋宅很不錯咧。不過義竹歸拖拉庫姓翁的,稱翁宅似乎沒有鑑別性。

  87. 紅豆湯圓 says:

    Serena您好,在網路上遇到親戚真好。

    請問Serena,之前貼照中在您外公翁海吉先生的旁邊(小提琴家)和前方(未知名),不知您家族有人認識這兩人嗎?還有,您外公的父親是翁清江,那再上一代呢?是不是我曾曾祖廷燦的弟弟源瑞、煌南、源吉、源益、源會中之一?

    翁岳生、翁啟惠、翁政義等名人大概都是我曾曾祖廷燦的弟弟的後代,我到現在也還搞不清楚。不好意思,借用凱劭兄網站認親一下。

    另外提供另一張Serena外公(右)和我阿公(左)的照片,時間大概在1955年左右的春天陽明山,中間兩位朋友說不定其一為劉明朝(日治第一位台籍官僚,台灣醫學之父杜聰明連襟)。

    http://myweb.scu.edu.tw/~net001/images/Old_Pictures/1950-1960Grandfather.jpg

  88. 紅豆湯圓 says:

    站長在2008-12-22所貼『北投虹燁工作室:已消失ê新營劉宅「耀舍娘宅」』的照片中人物,昨日與楊叔叔確認右邊第二人為他父親楊慶祥先生(劉吶鷗口中允中伯的長子)。

    楊慶祥1897年生,劉吶鷗1905年生,如我2008-12-23所臆測:『照片中四位男子最左邊可能是劉永耀,最右邊可能是劉燦波(劉吶鷗),時間可能在1915~1916之間,劉宅建於1908年,劉吶鷗生於1905年,劉永耀1917年去逝,故此判斷時間。右二可能是劉永耀弟弟劉永貞或劉永德,或許是管家楊允中長子楊慶祥。』

    至於左二那個少年,年齡和劉吶鷗相近,則可能是「摩登‧上海‧新感覺」一書第131頁李香蘭來訪照片中的後排左起第六人,這是我看臉型猜的但還查不出是誰。楊慶祥是前排右起第三人。

  89. 過路客 says:

    對於此宅只剩照片可追憶
    但不知有沒有人對該宅內部格局有印象?
    可以大略描繪出來與我們分享?


    [站長回覆]:我室內照片不多,格局也忘了差不多了。進去就是廳堂,大概是九宮格式的平面,跟高雄陳中和宅、鹿港辜顯榮宅柳營劉啟祥宅(這家人與新營劉吶鷗是同一族)類似。

  90. Danny says:

    無意間看到這篇,這不是我小時候常去的玩的地方嗎?我小時候住在那房子附近,我國小時(民國七十年左右)常跑去房子前的小池塘抓蝌蚪,然後就會有一個老婆婆從房子出來趕人。因為看起來破舊,都以為是鬼屋,每次門或窗一有動靜,都會嚇得趕快跑,至於靠民族路的矮房子,我都以為是給下人(房子管理人)住的。今年過年回新營,那個地方還是一樣大門(在民族路)深鎖,感覺還是荒廢一片。

  91. yuliman says:

    http://www.5819375.idv.tw/phpbb3/viewtopic.php?f=5&t=17934&p=130605#p130605

    楊允中、楊慶祥、楊花朝、葉漢卿、葉異香、郭山藻於新營仁壽醫院前合照

  92. 紅豆湯圓 says:

    「楊允中、楊慶祥、楊花朝、葉漢卿、葉異香、郭山藻於新營仁壽醫院前合照」

    補充一些資料。我父親在終戰前唸台南州立一中,和楊慶祥兒子楊德輝是同學。父親下課後搭火車到新營,都會到仁壽醫院和楊家大小一起吃晚飯,然後再搭客運回鹽水。

    這張照片不知何原因?照片中人物可能弄反了?或許以前的人在照片後面寫字是在影像的正後方。中間是揚允中和楊慶祥父子沒錯,左邊是郭山藻和楊花朝(穿學生服),右邊才是葉漢卿和兒子葉異香。楊花朝是奇美許文龍的姊夫,也是奇美的第一任董事長。

    楊慶祥在1924年畢業於「台北醫專」後,就回到新營開設仁壽醫院。所以這張照應不是仁壽醫院開幕時。郭山藻出身北門士紳,當時應該是住在新營驛站前,也就是劉吶鷗遺宅、仁壽醫院、郭山藻宅都是同一條街上的鄰居。揚允中年輕時是新營劉家的管家。

    葉異香曾在台南學習攝影,而楊花朝也熱衷於攝影,可能是攝影在一起的夥伴關係。或許這原因,新竹湖口書畫家葉漢卿才會常到台南並與楊家郭山藻等一起合照。

    照片後面的畫說不定是葉漢卿所畫,不知楊家有否收藏起來?有機會會問楊德輝先生。

  93. says:

    站長晚安
    我是在尋找有關柳營的一些歷史時無意間逛來這的
    看到如此詳細的資料,覺得站長真是厲害耶!
    也對站長的有心保存台灣歷史的耐心毅力感到極為佩服!!
    我本來是柳營人,後來才搬去新營的
    看到站長貼的新營劉家古宅的照片讓我既驚艷又感到可惜…
    可嘆如此優雅美麗的建築因人為因素而遭到拆除,無法讓後世子孫欣賞到它的美…

    原來柳營劉家跟新營劉家是同族啊!
    小時候住在柳營,常聽長輩講有關柳營劉家的事蹟
    因此對柳營劉家比較熟悉
    不只新營劉家在老蔣時代遭受迫害
    柳營劉家也有受到波及…
    聽說在圖書館.鄉公所.消防隊.還有天主教堂那附近的土地以前是劉家的
    而且原本也有一棟非常華麗的房子
    但是後來屋主被冠上一些”罪名”而被強制徵收…
    而那棟華麗的屋子也被拆除了
    不過…好運的是聽說房子拆掉後被送到彰化民俗村擇地重建~~^^
    這也是之前團遊去彰化民俗村,老一輩的人問解說人員
    我才知道原來柳營劉家也有一段這麼悲傷的過去.

  94. scl says:

    高雄人物評述(第二輯)
    目 次
    自 序
    殖產先覺陳中和 …………………………………………………………………… 1
    附:探討「吞金案」的禍首 ……………………………………………………29
    皮影宗師張德成 ……………………………………………………………………41
    白手起家企業先驅石灰大亨
    光復前高雄個人最高納稅人
    鄉土文學先驅鄭坤五 ………………………………………………………………81
    附:鄭麒鍈先生來鴻 ……………………………………………………………97
    西畫泰斗劉啟祥……………………………………………………………………101
    附:劉啟祥先生作品年表………………………………………………………117
    文化沙漠裏的奇葩張啟華…………………………………………………………121
    附:張啟華先生作品年表………………………………………………………135
    海汕養殖先驅
    吳郭魚移殖者
    高雄西醫濫觴莊媽江.李炳森……………………………………………………161
    馮課.李菊名士名花兩相歡 ……………………………………………………181
    在野法曹前輩王清佐………………………………………………………………199
    高雄第一位女醫黃郭秀族…………………………………………………………223
    附:郭成章撰「家世略傳」……………………………………………………237
    抗戰名將陳漢平……………………………………………………………………249
    榮歸的另四位臺籍將領……………………………………………………………271
    抗日烈士周炳章……………………………………………………………………277
    政壇硬漢余登發……………………………………………………………………301

  95. 小喵 says:

    我在尋找“『台南柳營洋房』(房子的名稱,以下簡稱『 柳營』,現今改建於彰化縣的台灣民俗村)“的歷史,看到你的部落格,寫得真詳盡,非常開心,看到房子內部照片,我一度以為,改建的『柳營』應該是來自新營柳營,因為聽我老公說,目前『柳營』的木窗,全都拆自原本的台南柳營的洋房(他說台灣第一棟洋樓),但看你部落格所述,原本的柳營洋樓還在,但新營洋樓已拆,我想,會不會是我老公搞錯了,不過,仔細一看,一樣是法式建築,一樣的上推式木窗,但造型,細部上略有不同,洋房的外觀,『柳營』也確實比較貼近現存的柳營,不過,更氣派些,雖然不盡相同~不過,還是很有收穫,感謝~


    [站長回覆]:搬到彰化台灣民俗村的是柳營劉家另一支:劉神嶽、劉明電父子的住宅。他們洋樓被充公,被柳營鄉公所劫收,放著爛,後來被彰化台灣民俗村買過去。

    http://www.leoyen.org.tw/sen0002.htm

  96. dgfbtrhwr says:

    劉吶鷗是李香蘭戀人的事其實是李香蘭自己對媒體講的,並不是作者自己的推斷.那本書的目的是想要解開這個謎團,但最終也還是停留在質疑,因為實情只有守口如瓶的李香蘭心裡才知道.

  97. dgfbtrhwr says:

    更正,是”詳情”不是”實情”.

  98. Elizabeth says:

    站長想太多了

    我表堂兄弟姊妹在國外 跟政治或家族一點關係都沒有

    是他們父母嚮往國外生活 兒女自己也不想回來貢獻台灣

  99. 新營沈小弟 says:

    這個月原本還殘留的三合院在最近已拆了,拆掉的磚瓦現在還未清走.

  100. 新營沈小弟 says:

    上週看到夷平的古厝之東南側有一小型防空洞,現還殘留著,很是驚奇這是私人所蓋的.

  101. 也如路人 says:

    因為朋友提到之前到柳營劉家古厝參觀
    引發我上網查看老家劉家古厝有甚麼故事

    這棟洋樓在我國中時期曾經與同學偷跑進去
    還在前面的水池附近玩耍
    樓房雖然看起來很漂亮
    但已經荒廢許久感覺滿陰森的
    旁邊的矮平房則有住著人
    那時覺得很奇怪
    幹嘛漂亮房子不住要住矮平房??

    雖然很久很久了
    還清楚記得門牌上是寫”劉漢中”
    因為同姓劉,回家問老爸知不知道
    老爸只說那是同宗族的但是不同房
    (柳營劉家分作6大房)
    完全沒有往來

    後來大一點想再找就找不到
    原來已經拆掉那麼久了
    好可惜…

  102. 昧怡 says:

    國中時期上學天天會經過這古宅!古宅裏種了很多高大的檳榔樹,長白色蓮霧的蓮霧樹還有一種不知名會長粉紅色像雞蛋一樣的果時的樹,很喜歡看這種古宅第!我並不知道這古宅這麼有歷史!只知道當地人有一傳說,這古宅有一個不倫愛情故事傳說(是傳說喔!),古宅好多年前就以拆除,去年!前院(靠近民族路)的平房也拆除掉了,現在蓋起價格不便宜的住商大樓!好可惜!

  103. gugu says:

    我若沒記錯,古宅好像是很小心的拆下來般到九族文化村照原樣蓋起來了,還是某個遊樂園吧!

  104. gugu says:

    站長抱歉我沒詳細看搞錯了遷到台灣民俗村的是柳營有一棟跟新營那棟很像可說接近一模一樣的也是姓劉的古厝
    可我記得新營那棟還在,下次回新營再去看看

  105. Eric says:

    我是搜尋劉吶鷗的資料來到這裡, 身為劉家子找尋家族故事,非常開心,家族長輩中也有在那年代搭富士丸(Fuji Maru)於1943年10月27日在基隆返門司港回航中 在九州南方奄美大島附近遭魚雷擊全船爆炸沉沒乘客無一倖存,但又有一說是自日本駛向基隆在近基隆港外海觸到水雷? 總之年代久遠,一段悲傷的過去… 感謝資料分享

  106. says: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629173413760429&set=a.590527960958308.1073741825.590497657628005&type=1&relevant_count=1&ref=nf

    這張照片的柳營別墅該不會就是被搬到彰化民俗村的那棟??


    [站長回覆]:這在彰化民俗村沒錯,這戶主人劉明電(1901-1978),係台灣人留學德國柏林大學哲學博士的第一人,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徒,他反日本植民,也反蔣幫獨裁落後暴虐。他這房子被柳營鄉公所沒收,後來便宜賣給彰化民俗村,整座搬過去。

  107. 洪嘉穗 says:

    舊宅空地已蓋成店面跟別墅出賣了


    [站長回覆]:我好幾年沒去新營了,我在新營惟一的親人最近過世。看來蓋房子是近幾年的事。

  108. 洪嘉穗 says:

    站長你好’我也是新營人’也聽說過關於這棟房子所傳出來的一些故事’現在我在台南大學讀研究所’想做有關劉吶歐跟耀舍娘宅的研究’想借用這裡的照片跟資料’不知可否’若蒙借用’會註明出處’感謝’


    [站長回覆]:學術研究的話(非商業使用),不必經原有者同意就可以直接拿去用,只要註明出處即可。
    註明出處有時倒不是向原作者負責或依著作權法申明著作人格權,反而是說明來源是「權威」………

  109. HonYi Shih says:

    關於站長所言:「至於未來三年,我個人是很悲觀,要救台灣免於中國侵略只有靠三種人:美國總統、在美國的台僑、日本政府。國內目前沒有反制馬區長的政治實力;馬區長從不是笨蛋,他哪敢給你有自由選擇的權力?2012年不會有全國大選了啦。」

    這個預言看來沒有實現。

  110. says:

    我小時候見過伯公祖 桃祖婆 紅豆湯圓兄您應該大我一輩

  111. says:

    更正 允中仙是伯公祖 慶祥贊勳公是我爺輩 三叔公鹽水 五叔公台南開允中行 五嬸婆弟弟是…小時候我見過 我們應該是同輩

  112. jiao says:

    從上往下爬了所有的文,非常佩服大家對台灣文史研究這麼細節和探究
    我是新營人,小學時跟好友經常特地騎單車過來,對這棟西式洋樓,又好奇又覺得神秘,(那時我們叫它鬼屋),有時會感覺有人推開二層樓門扉
    1980年代時上大學,我們又一起過去,忘了耀舍娘(剛剛才學知)還在否,但很神奇的是我們竟然遇到一位中年男子,有點落寞世家的子弟的感覺,感覺真的像古宅走出來的,有點蒼白,也很和善的跟我們聊天,提到這房子要拆,似乎擔心被列為古蹟,家族不能自由處理
    後來跟朋友各自出國留學回來,這洋樓已經猜除了,十分感概

  113. Anonymous says:

    我也是新營人,小時候我家跟劉家租房子住,交房租時是我送去的,但是都是送到大房子旁邊的一層式建築,後來,我有個姓林的小學同學是劉家的親戚,他也住在這個大宅院,我因而進去過這個大房子。還有,小時後生病,我媽媽都會帶我去楊慶祥的診所。

發表回應

留言內含URL、廣告字,會被系統視為廣告而扣住不顯示,請待站長解除。
留言涉私密請直接寫email給站長

本Blog其他隨機文章(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