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公會堂修復完成

本文發表於 2006 年 12 月 26 日 23:40

台南公會堂又名「台南公館」,落成於1911年(明治44年),為日本時代初期的建築物。位於台南市民權路二段30號,終戰後曾長期作為台南社教館。

台南公會堂,其址原為清道光年間地方士紳吳尚新所建之吳園,內有亭台樓閣、假山、池塘等設施,尤以仿飛來峰之景最為引人。日本時代建為台南公館,後來稱為台南公會堂,為當時市民重 要集會空間。台南公館成立之初是一種財團法人之型態,由官方 與民間合資四萬多圓而建,此類機能之建築在當時於各大城鎮、重要新社區(例如糖廠)中均有設置,兼具有教化百姓之功能。

終戰後曾被蔣幫國民黨改稱為中山堂,再於1955年被蔣幫國民黨改為省立社教館並加以修繕,今庭園尚存留一部份。

在式樣上,台南公會堂與台南州廳一樣是屬於源自法國巴黎的馬薩式樣(Mansard Style),其主體屋頂卻不似台南州廳採用凸邊,而是採直邊的法國式屋頂(French Roof),上鋪魚鱗狀板瓦,再冠頂飾。整棟建築基本上之構成是由中央入口,兩側翼部及後面之大集會堂組成,大集會堂為木構造形式,因應地形立於一基座上,在處理上較機能化,並未施用任何西方歷史語彙。但是在北面因地形關係,形成一拱廊地下室,相當有趣。

p-tainan20b.jpg相對的,正面之入口及翼部則有較多的西方歷史語彙。中央入口部份可視為由兩根高二層樓之方柱撐起其上之三角形山牆所構成,山牆內原有繁複的裝飾浮雕紋樣,其上為全棟建築最高之屋頂,在正面上有華麗的老虎窗一座,上並開有牛眼窗一個。兩根方柱之內側微微內凹的則是一圓拱圈,二層部份原有陽台,一樓則為入口。山牆部份並無明顯之楣樑及額枋部份,看似由巨柱直接承接挑簷,入口方壁柱東西向兩外壁則為盲拱圈裝飾。

兩翼部份很明顯的是由水平仿石線條砌之一層樓及使用愛奧尼克柱之二層樓所構成,一層樓下為抬高之基座,正面牆面 本身開有三個略為內凹之圓拱窗,除拱心石外,其他拱石則與 壁體水平線連成一體,二層樓則由四根愛奧尼克柱式之方壁柱上承楣樑與挑簷形成三個開間,屋簷之上為女兒牆,於轉角處置有寶瓶,東西兩側處理類似,但只有二開間。壁體為磚材, 開口為以平拱處理,轉角處內凹採圓角處理。

雖然台南公會堂整棟建築應用了許多西方歷史建築之語彙與元素,其卻在兩翼部份之屋頂女兒牆上,出現綠釉花磚,此種材料在台灣傳統建築中多半與紅磚並用,有通風採光以及裝飾之效,本土性相當濃厚,使台南公會堂因而也帶上幾分本土色彩。由於各地公館在日本時代為市民主要活動之處,其對百姓之影響性很大,因而此建築之構成亦曾成為民間士紳興建洋樓之參考對象,新營劉宅在意象上與台南公會堂相似之處,實令人深思。(註:以上關於台南公會堂西洋建築式樣介紹部份,係改寫自本人老師傅朝卿教授著作)

台南公會堂承載台南近代史。台灣美術史上重要的前輩畫家如陳澄波、郭柏川顏水龍、李石樵、楊三郎、李梅樹、黃清埕、廖繼春均曾在日本時代就在這裡展覽美術作品;終戰後由郭柏川領導的台南美術研究會,更是長期以台南公會堂為展覽基地。此外在這裡辦過無數次的音樂會、演講會等市民活動,是台南近代史的重要篇章。

此次修復當然以恢復原貌為主,另公會堂西北側的日式木構造柳屋料理亦以原貌重建。台南公會堂將來會是台南舊市區的文化展演重鎮,重現時代風華。

修復後照片,因尚未開放,先拍正立面,攝於2006.12.26:

dscn8242.JPG

dscn8252.JPG

dscn8246.JPG

人行道舖面:

dscn8248.JPG

dscn8249.JPG

dscn8250.JPG

dscn8251.JPG

27 回應 針對 “台南公會堂修復完成”

  1. kensyu表示:

    修的好像是新蓋的 好漂亮喔
    從第二張照片隱約可以看到柳屋料理的影子
    似乎也變新了

  2. WANG1967表示:

    >此外在這裡辦過無數次的音樂會、演講會等市民活動,是台南近代史的重要篇章。

    我小時候(1973)在這裡上台拉過小提琴。
    伴奏就是『酥餅』大的姐姐。
    那時叫社教館。

  3. 站長表示:

    本文曾蒙日本羽鳥直之先生通報,有多位「台南會」成員(台南會:1945以前曾待過台南的日本人家族,在日本所組成的聯誼組織)來這裡觀看,在此表歡迎之意。

    日本国台南会会員のご光臨を歓迎する!

  4. 阿蘇表示:

    外觀是修繕完畢了 不知何時才會對外開放阿 每是經過竹籬巴總是把大門擋到

  5. 如星表示:

    您好!
    原想描一篇關於公會堂的短文而上網搜尋,
    見您此篇文章描寫詳細且圖文並茂,
    想請問可以將此篇的網址放置在我的部落格上嗎?

    另,聽聞公會堂預於4月份正式對外開放
    若有空閒可在那時再去看看吧!


    [站長回覆]:觀迎轉載,參考本站著作權聲明:http://blog.kaishao.idv.tw/?page_id=841

  6. prokenny表示:

    正立面的天際線被後方高樓給破壞 實在是無奈啊 不過老房子確實很有味道 只可惜唸書時 學校竟沒有開設台灣建築史 幹!!!

  7. prokenny表示:

    拱心石上方不知是啥花
    梅花 櫻花 菊花???


    [站長回覆]:看來是「新作」的梅花。

  8. 蛋黃酥表示:

    >>>>看來是「新作」的梅花。

    是的,在下有到現場仔細觀察過,
    的確是梅花,還金光閃閃的喔~

  9. WANG1967表示:

    我剛寫了兩篇,我會放一部分的聯結到你這裡。
    請問一下公會堂在日治時期主要功能就是用來做展覽的嗎?是有點像現在的世貿的意思嗎?


    [站長回覆]:日本時代的公會堂,主要是市民集會,演講、音樂會也有;算起來展覽是次要功能了。

    世貿中心的概念是1960年代從美國開始,之後全世界各重要城市都陸續有「世貿中心」這種大型設施出現。一般來說標準的世貿中心會包含展覽場(最重要)、旅館、大型會議廳或表演廳、辦公大樓(後面這幾項是配套)。

  10. WANG1967表示:

    對,你講的那個叫Convention Center. 那個東西在都市觀光裡面是很重要的建設。
    這裡應該算是室內重大集會如演講等的地方。
    不過以前沒有冷氣會受得了嗎?可能天氣沒那麼熱。
    像文化協會那種團體可以在公會堂集會嗎?


    [站長回覆]:80年前的台灣人,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是務農或靠勞力,所以耐熱性比今天的我們強多了。

    還有就是,這80年來地球均溫上昇了1-2度;而同樣的氣候條件下,現代都市溫度會比鄉村高3-5度,原因是現代都市缺綠樹、地面不透水,又有太多會發熱的怪物(汽車、冷氣機、電燈、電器),這就是「都市熱島效應」。看看我原文裡的老照片,公會堂附近建築物疏鬆又有很多綠樹,當然是像鄉村一樣涼爽舒適。

    至於文化協會有沒有在公會堂開會,剛Google了一下是有的,不過文化協會並沒有大到幾百人一起開會(幾十人而已),也曾在旅館、住家、店舖裡開會過。公會堂是公家的,申請且付租金就可以用了,不過日本時代的集會結社不是100%自由的,應該也有不准的時候;終戰後的蔣幫國民黨一樣沒有集會結社自由(只有國民黨自己可以集會結社)。

  11. encolpius表示:

    國家圖書館有各日據時代照片圖庫

    以下是關於台南公會堂的部份

    http://memory.ncl.edu.tw/tm_cgi/hypage.cgi

  12. Reney表示:

    加入會原即可得到國賓電影票一張 ! 送完為止 ! 輕輕鬆鬆2分鐘,讓你賺得免費電影票!
    http://www.gomag.com.tw

  13. coolchet表示:

    簽到一下!!!

    很美的建築!!

    令人欣喜!!

  14. WANG1967表示:

    台南神學院的建築有無特別的建築師參與?

  15. 表示:

    1937年台展因為戰爭而停辦
    當年廖繼春就在台南公會堂舉辦個展(可能與此有關)
    我曾看過當時的邀請函(素面無圖案)
    上頭寫了很多贊助者的名子
    日本名為多…不知道是不是也都是日本人XD
    如果可以從那些贊助者的姓名去連結
    或許還可以挖出一些台灣美術史的故事


    [站長回覆]:有網路文章寫1937台展停辦是始政40週年,這我是不太採信,因為始政40年是1935年而不是1937,1935那一年停辦還有道理。

    也有人說是日華戰爭爆發,這倒有點道理。之後也沒有停辦而是轉型為府展。

    1937年廖繼春人在台南長榮中學任教,所以在台南公會堂辦畫展;你看到的邀請函,畫展主人是寫廖繼春?還是秋永繼春(廖的日本名)?

    台灣人大量改日本名,大致是1940年以後的事。

    你看到的日本名,我猜是當時台南的日本人官員,日本人教師等植民統治者。

  16. 紅豆湯圓表示:

    希望有幸能看到廖繼春當年舉辦個展的邀請函。我阿叔唸台南一中(原台南二中)時就借住在廖繼春家裡。


    [站長回覆]:對,二戰末期廖繼春,從長榮中學,改到台南二中(今台南一中)任教。終戰後還代理過校長一職,但中國人校長來劫收後廖繼春就搬回老家台中去了。

    http://www.post.gov.tw/post/internet/w_stamphouse/stamphouse_dtl.jsp?file_name=D443

    裡面有張廖繼春畫作郵票,有香蕉樹的院子,就是廖繼春在台南住所附近,它是租台南一位基督長老教會,重量級長老的劉瑞山古厝(此古厝今還在)的後面。

    過一陣子我再整理一下這幅畫所在地的近況(只剩一片草地與芭蕉樹)

  17. 紅豆湯圓表示:

    站長實在厲害!把這些歷史描述的一清二楚,連廖繼春的日本名字和租屋處都知道。我阿叔(1945回台灣)就是在他代理校長時插班進台南二中(今臺南一中)唸的,並寄宿在廖繼春家一段時間。

    我父親在1937~1944年居住在廖繼春家附近(隔兩三戶人家),和廖的三個兒子以及劉瑞山的孫子都是南一中同學。父親常常在廖家進出,那張「有香蕉樹的院子」就掛在進門的牆上,非常的大幅令父親至今印象深刻。父親也提到廖繼春家曾開店賣過作畫材料。

    上月父親和劉瑞山的孫子劉革新從美國到沖繩參加南一中同學會( http://myweb.scu.edu.tw/~net001/Tainan_First_Middle_School.htm ),回台灣時亦有和廖繼春兒子、劉吶鷗摯友楊慶祥兒子等人敘舊。他們都已是八十多歲的人,雖身體尚稱健康,不過感覺都對過去記憶越來越模糊,真是要好好把握時間記錄他們說出過去的歷史。


    [站長回覆]:廖繼春曾是戰後台南一中首位代理校長,這段史實目前台南一中正式校史並沒有寫出。絕大部份戰後台南一中校友大概都不知母校有位大畫家校長。

    這個「代理」應該沒有官方派令,而是因為校內日籍教員紛紛引揚後,廖是校內少數幾位台籍教員,又是最資深有名望者,而學生大多是台灣人,校務需要運作,所以這段期間推廖出來主持校務。

    我自己是台南一中畢業的,所以對自己校史多一些注意罷了。

    「有香蕉樹的院子」油畫,是廖繼春1928年獲得日本內地「帝展」入選,這是當年日本美術界全國性最高成就,之前陳澄波亦有入選。這幅畫算是廖繼春一生中,最重要作品,也是台灣美術史上超重量級畫作;難怪會掛在廖家進門牆上。廖家已將此畫,在陳水扁擔任市長任內,捐給台北市立美術館永久典藏,現在已經是台灣人民共有的文化資產。

    廖家開文具店(賣文具、紙張、畫材)是在高砂町(今民權路),離他們住處不遠,我看日本時代地圖,廖家的店與住處似乎都算高砂町。

  18. 紅豆湯圓表示:

    據我阿叔說廖繼春當代理校長時是教「國語」不是教「美術」,有一點奇怪。還有廖家文具店是開在「本町」,不知是否時間不同,文具店有遷移。


    [站長回覆]:日本投降後的「國語」忽又從「日本語」變成「北京語(華語)」,廖繼春教這個科目倒是有可能的,這個科目是當時「最重要」的科目,連街上也有人在教(在日本統治時期,有住中國經驗的台灣人在主動教);那時國民黨的「三民主義青年團」也進駐台灣,也有從中國來的人在教;也很多台灣人,興致高昂地在學。

    (日本初戰敗時,大部份台灣人的確是興高采烈的,認為植民統治及族群歧視應該結束了,也不必躲炸彈了,不必上戰場了;對中國人的失望是幾個月後才陸續發生,到228時達到高峰)。

    相形之下「美術」科在那時是微不足道的副科,且戰爭時期連作畫的材料(油畫、顏料)都被管制(買不到),那時就算要上美術課可能也沒材料,那兩、三年畫家們都停止創作;還留在校內的老師也大減(日本人老師紛紛引揚),所以一個老師去教三、五個不同科目,我想是很自然的。

    不過廖繼春在那個時間點,華語流不流利,我並沒有把握。廖繼春不像陳澄波、郭柏川、楊英風、王白淵這些人有在中國長期待過,這些人來做「國語教師」就綽綽有餘了(雖然不像北京人那種腔)。所以廖繼春也許是現學現賣,或者他本來會講一點點。

    日本時代初期台灣人就算上過私塾,學的也是廈門泉州漳州話的古典漢文(像黃俊雄布袋戲講的那種古典漢語),而不是北京官話。

    至於開文具店地點「高砂町」是我猜的(看地圖亂猜的),我講的不準啦。

  19. 紅豆湯圓表示:

    請問站長能否提供日本時代地圖,或買哪一本較好?和老人家講古時,他們口中都是什麼町的,我實在弄不懂。


    [站長回覆]:美軍1944年畫的地圖(轟炸、登陸、接管台灣用的),有全台二十六個重要城市及重鎮。「町」的名字,在地圖上以英文拼日語漢字的音。我相信您阿爸阿叔們看到這套地圖會很興奮的。

    http://blog.kaishao.idv.tw/?p=681

  20. 紅豆湯圓表示:

    剛才透過網路視訊與父親一起看1944年美軍台南市地圖,如站長所說果然「很興奮」,從這個「町」逛到那個「町」,足足逛了一個多鐘頭,這是他最熟悉的故鄉街道圖。如給他看現在的台南市地圖,相信他就迷路啦!他也很快的把這圖傳給台南一中台日同學們。再次感溫。

  21. 紅豆湯圓表示:

    今天下午去探望廖繼春之子廖述文先生,並且聊了一些「歷史」。

    廖繼春台南的家是在「高砂町」一丁目,不是「本町」,站長是對的,是我父親記錯了。

    那張「有香蕉樹的院子」就是廖家的前院。劉瑞山(青雲)宅院是「非」字形房舍,中間一長條空地(種香蕉樹)是大家共用的院子,兩旁是房舍。廖家就是租在左邊中間,所以畫面沒出現廖家。左邊那位坐著面朝前婦女就是廖繼春夫人廖林瓊仙女士,畫作當時正懷著次子廖述文先生。

  22. 紅豆湯圓表示:

    再補充一些。

    幾天前去探望廖述文先生主要目的是銜父命將廖家三兄弟就讀台南一中時父親所拍攝的照片拷貝給他。當然廖先生看到也很激動,因為他在中學以前的照片本全部在228事件中失蹤了。228當時他剛唸師範大學匆忙躲回台中時交代同學保管,沒想到同學也差點沒命的落跑,就這樣私人物品全部被偷被搶不見了。當時我父親也是躲到同學(永豐何家)家才沒被抓走,不過父親留在宿舍內一把名小提琴也被匪兵搶走了(不知能否向中華台北國申請國賠)。

    廖先生在1976年任國華產物總經理時就聘當時剛執業的陳水扁為法律顧問(並不是陳水扁當台北市長才認識的)。1996年陳水扁台北市長任內廖述文先生捐贈七幅廖繼春畫作(目前台北市立美術館共典藏37幅)時也是有條件才捐贈的,就是請市政府設立「美術獎助學金」(當時預定動用市府第二預備金),沒想到卻遭到佔多數的泛藍市議員阻擾否決,所以廖先生立刻寫信向阿扁抗議。最後在一些企業家(如富邦、統一…等)的捐助下才另外成立獎助基金會來完成整個捐贈的創舉。這說明了口口聲聲愛台彎的泛統人士對於台灣本土藝術的輕視與打壓。


    [站長回覆]:廖繼春家屬把畫作捐給公立美術館,這是非常有氣魄之事,值得台灣人敬禮。這三十多幅畫,如果丟到國際畫作拍賣市場,總價可以達到一億以上。廖家不貪圖錢財,把畫作捐給公立美術館,等於讓全體台灣人民共同擁有這批畫作,也讓這批畫作定期展覽,或供美術史研究者研究,對台灣美術史的建構有極正面的幫助。

    廖氏家屬要求台北市政府編列「美術獎助學金」預算,做為贈畫條件;這非常合理,因為這筆錢並沒有流入廖家口袋,而是強迫市政府編預算重視美術教育與發展,這也是有大氣魄格局的表現。可惜那群チャンコロ議員惡意打壓台灣本土文化,見不得本土文化被重視。

  23. Masako表示:

    真希望把那些否決掉「美術獎助學金」的泛藍市議員名單公佈出來,真是他,馬的狐群走狗,全是藝術低能的小眼睛小鼻子小胸襟的中國狗名黨的哮鷹!中華台北泛藍市議員太放肆、太囂張了!

    贊成紅豆湯圓的令尊向中華台北國申請國賠小提琴,還要要求加上精神虛耗損失虐待的賠償!

  24. 草地思想家表示:

    太感謝了. 原來这是社教館的历史…幾十年前, 常去逛書展, 但沒人說这一大段历史…誤以為只是一般倉庫改修的…(慚愧了!)

    你說是”修復”…但, 是否只是”造原形重建”呀?

    草地思想家


    [站長回覆]:公會堂並沒有被拆除過,所以不算「照原形重建」。但這次修復,除了以科技刷去表面歷史的痕跡外,屋頂一些木構造的屋架,若是有結構問題的就抽換掉,某些小構件,如窗框、門板,若壞的太嚴重就換新(但都照原本式樣)。

    公會堂西側的「柳屋料理」,是日式木構造建築物,是依老照片重建。

  25. George表示:

    老大你這一篇借我轉到我的Blog
    如果有不恰當請告知
    我會移除的
    http://www.wretch.cc/blog/bioideaking/13842301


    [站長回覆]:本Blog著作權聲明

    簡單說,若是全文轉載就順手註明一下出處(本站網址本文網址)。若是單純只提供網址,其實就著作權法精神,根本不必經過我同意,我也無權阻止反對。

    我的文章儘量都會註明出處及來源聯結,專有名詞聯結,讓有興趣的網友能延伸閱讀,這也是當初發明WWW的精神,網路書寫應有的基本習慣及禮貌。

  26. john表示:

    站長你好:
    想請問站長是否有關於吳園以前的舊資料呢,因為目前有打算做吳園的專案,需要用到些吳園以前的廿代的舊資料,比如說像吳園以前原本的範圍是哪裡到哪裡(最好有圖片),然後以前的吳園的樣貌景色到底是長什麼樣子的,有哪些建築、哪些景觀、園裡面還有哪些東西呢,房子上有哪些裝飾啦,等等的任何資料,越詳細越好,(如果有圖片可以看那就更好了,如果沒有圖片有詳細的文字記載,或是書上記載也都是很好的),希望站長能幫幫忙~~~感謝感謝!!


    [站長回覆]:你好,我本人對吳園、公會堂並沒有做過深入歷史考證研究。

    你可以到各大圖書館(有建築系的大學圖書館尤佳),各縣市文化局(處)直屬的圖書室,查一下「台南公會堂」、「吳園」的古蹟歷史調查報告(依我國文化資產保存法,公定古蹟都要做這種報告),或「台南公會堂」、「吳園」修復工作報告書裡面也可能有簡介其歷史。

  27. 匿名訪客表示:

    了不起的功德 我是無聊時從手機上查到這個站 我多次路過台南時經過這棟房子 並沒想進去參觀
    沒想到其特色與歷史 還有過去台南市的歷史人事從手機上就可以看到這麼詳細的整理 而且是個人網站 實在是功德一件

    最近看到好幾個部落格整理台南市的歷史 從當年創造歷史到如今整理歷史 網路發行 都可以如此自動自發 讓我很佩服民間的深厚功力

發表回應

留言內含URL、廣告字,會被系統視為廣告而扣住不顯示,請待站長解除。
留言涉私密請直接寫email給站長

本Blog其他隨機文章(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