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庫舊街
本文發表於 2006 年 07 月 12 日 23:58
楊英風(1926-1997)畫,土庫舊街,1955:
土庫舊街(中山路)照片,土庫某寫真館老闆所攝,約1956:
令人訝異的是,這張素描與老照片, 角度視點幾乎完全相同。
這條起自清末,在日本時代免於「市區改正」之彎曲人行老街,在1960年左右,以「進步」為名拓寬為十五米的街道。素描與老照片都成了歷史。這條老街雖是1960年被拓寬消失,但在當年全台灣已很少見屬於清末創建,且有商業行為的街道。土庫鎮民極為保守,相傳縱貫鐵路及車站原本有機會經過這裡(因為清末土庫比斗南、斗六還熱鬧,虎尾只是五間厝而已),但保守土庫仕紳聯名反對,怕破壞風水;糖廠原亦有意設在此,亦以機器破壞風水拒絕。因此土庫一直到日本時代結束仍保有這麼一條清式商業老街。
為什麼楊英風先生,會在1955年跑到土庫來速寫呢?
楊英風先生,1947年入省立師範學院(今台灣師大)美術系第一回就讀。楊英風之父母本是台灣宜蘭富商,日本時代到中國東北、北京作生意,楊英風中學隨父母在北京就讀;當時在北京的台灣人同鄉互有聯絡來往,楊氏兄弟還曾拜當年在北京的郭柏川教授學畫。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北京成立,楊英風父母在北京未及逃出,只得與楊英風先生相隔兩國。楊英風先生因已結婚成家,遭此巨變,頓時失去依靠,只得休學。
楊英風需負擔家計,經著名水彩畫家藍蔭鼎先生(亦是宜蘭同鄉)介紹,到美援的農業復興委員會(後來改制成今天的農委會,地點在台北市重慶南路與南海路交叉口)底下的一本介紹台灣農業現況的雜誌《豐年》擔任美術編輯,負責畫封面、插圖。楊英風先生在買下一座位於重慶南路的房子,作住宅及工作室用。這房子後來因重慶南路拓寬削去一邊,1985年楊英風重建為七層的「靜觀樓」,做為工作室及展示之用。
楊英風在那本雜誌待了近十年。 這農復會經費薪水都很充裕。 因美術編輯之需要,所以也常出差到台灣全國各地,找尋農村意象,做為插圖的參考。
1955年的某一天,楊英風來到了雲林土庫。 在目前中山路的老街上,他畫下了這幅速寫。
楊英風繪畫創作非常多元,早期他做版畫,也畫油畫,也留下大量速寫。他最著名的公共藝術彫塑則是1960年以後的事。
這張土庫老街速寫,想必是楊英風現場畫好,再帶回去做進一步處理(可能發展成油畫或版畫)。但目前只查到這張速寫,並沒有查到楊英風有後續的畫作。
註:筆者曾把這張老照片寄給寬謙師父(楊英風先生之女,在新竹法源寺出家,曾至成大建築研究所進修),並詢及這張速寫由土庫文史工作者引用的可能性。寬謙師父說楊英風先生的創作已是台灣人民共同資產,他家屬並不反對「非商業性(公益性)」的引用(當然商業性的大量出版發行應用還是要楊氏家屬同意);當然,出處、著作人格權,是引用者應該有的禮貌。
凱兄這速寫及照片真是太點題了!
真是難得一見的照片!
這條街道雖然拖到1960年代才拓寬,不過著片上所出現的水溝(下水道)跟道路的舖面等,的應該是在日本時代被「加工」過的,已經不是清末的原樣了吧。
道路兩側可以看到一些近代建築和「亭仔腳」,而「亭仔腳」的規定也是在日本人訂定的呢。
另外,有一點不解的是,照片右邊可以看到一間有中國南方型式屋頂架構的房子(白衣白褲男人在過去點那間),到了楊英風的圖時,那個屋頂的結構看起來卻很像是杭架耶(改建了???)。
有沒有可能照片的拍攝時間,其實是比楊的畫還要早的呢?
我覺得AOi說的:有沒有可能照片的拍攝時間,其實是比楊的畫還要早的呢?很有可能說。
這張楊先生的作品,和攝影作品的對照真絕。
個人的想法,這可能是符合兩人美感的最佳角度,因為街道從這個角度如同一條蜿蜒的河流。
兩幅都是佳作!!
好棒的照片
真的很難想像戰後還有這樣的街景存在
照片中的白衣男子是顏東義先生,所站的位置是鳳山寺的廟埕,照片是顏東義先生17、8歲時所拍攝的,時間約是1935年左右!拍攝者據說是姓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