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4刺蔣案與台獨運動今昔 文化論壇
本文發表於 2008 年 04 月 16 日 08:30
1960年代是全球大學學生運動澎湃發展的年代,反集權、反獨裁、反戰、支持弱勢民族的獨立運動及校園民主是主要的訴求。金恩博士的「我有一個夢」、捷克「布拉格之春」、法國學生和工人聯手促成的「五月革命」、切格拉瓦帶領貧農及礦工,針對當權者所發動的一連串革命行動…,這些運動有成功,也有失敗,但都是那個時代的必然。
思想的風潮影響了在島外的留學生。有2個留學生深受大環境的感染,當知道權力者就近在呎尺,決定以實際行動捍衛民主價值。他們失敗了。但他們的作為,卻也讓島內的領導政權體會到民心思變,從而間接地加快台灣島內的民主化。
歷史的潮流是一直往前邁進,前後相連的。當下,未能達到目的,不代表永遠不會成功;當下,未能達到目的,也不代表永遠會被忘記。
參考本站鄭自才學長,與蔡瑞月舞踊社相關文章:
學長
你寫的”蔡瑞月舞踊社”
”舞踊”寫錯了
完全正確。尤其明治維新後,清朝末到東瀛(即日本)的留學生,把大量有關的西式科學藝術文化用詞帶回中國!
書店裡很容易找到來自日語(文)的漢語辭彙!很好笑中國人的「教」育是「叫」育,硬柪得很!撿現成走小徑
好高鶩遠鐵定是古文明的中國漢語!!
對了,上星期向日本朋友提及,千年前的中國王朝有啥權力「叫」日本為倭寇!!是怎麼樣的民族才會那麼囂張與
壓(鴨)暴,結果如我所料,真夠他們研究研究的!
台獨不會有好下場
我印象中,所謂的倭寇並非只有日本人。只是一開始是日本海盜,後來其實以Chinese以及朝鮮人為主。
轉貼茂呂美耶:日製漢語、台灣人與日本人
http://tw.myblog.yahoo.com/jw!kQQmrf6fGQWXX4lSrdgc81Xl/article?mid=653&next=548&l=f&fid=25
「倭」的原本意思是在旁邊的, 要讀Wa(台語), 也根現代語的「依偎」之「偎」同.
那天有事, 但有代表去參加!!!她打電話給主辦單位, 問從那裡知道, 她推銷你的BLOG!!!
很奇怪, 通常都會有宣傳email給我, 但這次沒有!!
那天有事, 但後來有去參加!!!
在北投埔林炳炎
寫下自由兮風佇底吹 吹開監獄兮鐵門 吹開每一間監牢兮鐵門
歡迎大家指教!!!
Can someones talked about what are the points observed in the seminar? I do not see any news coming out from this semina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