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文章: ‘電腦網路’

見證歷史軌跡的國家檔案資訊網

2010-10-05

本站在七月起以數篇文章推薦介紹檔案管理局推出的國家檔案資訊網的網路服務

其實我國的國家檔案,並不是國家大事才會登錄其中,檔案所涉及的人物也不是政府大員要人才會登載其中,全體國民的家族中的某段小歷史,都有可能在裡面找到一些蛛絲馬跡。

例如,站長的阿公陳有信(日名:吉野有信,1923-2000),在大東亞戰爭期間,志願參加大日本皇軍,擔任軍屬,被分派到中國海南島。

(more…)

加入國家檔案資訊網粉絲團拿大獎,人愈多獎愈多!

2010-08-10

國家檔案資訊網,為了提供與網路使用者雙向互動,特別在Facebook建立國家寶藏樂優遊粉絲團

(more…)

以民為主-國營事業民營化

2010-07-27

我國的國營事業,承襲自日本時代的公用事業(如台電)、專賣事業(如菸酒公賣局台鹽)、軍事工業(如台灣中油、台機)等等。

在國家現代化的初期,因為尚未培養出大型資本家,所以需大量資本人力的公用事業無法由民間執行,也有可能在尚未民主的獨裁國家為了籌措財源,將特定民生產業做為專賣公營(例如台灣的菸酒公賣局台鹽);事實上以台灣歷史進程裡,亦有純民營企業因政治力的介入,侵吞後納之為國營事業,1940年創立高雄的唐榮鐵工廠就是一例,因為涉及蔣經國與陳誠的鬥爭,及創辦人唐榮先生不買蔣經國的帳,拒絕接受退伍軍人入唐榮工作,於是在政治力及御用司法介入下奪走唐榮的經營權。這些國營事業多有獨占性質,也以全民納稅及國有資產做資本,初期也吸納相關人才。

(more…)

使用「國家檔案資訊網」就有機會抽iPhone

2010-07-20

我國國家檔案資訊網,為推廣社會大眾使用,正進行各種抽獎活動!首獎是Apple iPhone手機。詳情請參考:尋找國家寶藏,挖出iPhone手機-檔案管理局

政府檔案是政府重要施政記錄,具有行政稽憑、法律信證及歷史研究等重要價值。隨著社會民主化的發展,民眾對政府行政資訊公開之要求日益提高。政府檔案的自由公開與提供國民使用,是一個國家現代化與民主化的重要指標。

(more…)

王燦興談ECFA對台灣之永久傷害

2010-04-14

王燦興先生是站長的老朋友,是退休企業經理人。他長期關注台灣中國兩國經濟議題,也常投書報社,亦常在網路論壇發表文章,甚至長篇論述;惟他沒有自己的部落格及網路空間。請先參考自由時報2010.04.13自由廣場王燦興先生投書:替蔡英文回答總統府

(more…)

千千岩助太郎筆下的山林之美

2010-01-25
按:本文為李若筠所撰,原文刊於:2010-01-25 生命力新聞。照片及說明為筆者所加。

千々岩助太郎勳章照,約攝於1970;出處:千千岩助太郎數位博物館

記者李若筠/台北報導:背著背包和相機,手握著紙筆,他在山野中穿梭,拍下、畫下一個個簡單純樸的房屋,千千岩助太郎在台灣的二十二年,走遍一百個部落,記下一百三十四座建築,替台灣原住民文化歷史寫下珍貴的一頁。

五十歲那年,台灣正值二二八事變,成功大學校內留任看守的日本教授和官員,被政府懷疑唆使台灣人反抗國民外來政權,於是被命令短期內全數遣返日本,儘管千千岩助太郎在回日本後曾出版圖稿資料,卻是經過整理,重新謄繪的圖像,直到兒子千千岩力的慷慨捐贈後,台北科技大學才有機會將第一手資料典藏,進行「日治時期台北工業學校千千岩助太郎校長台灣原住民建築調查測繪圖稿全集數位典藏計畫」。

(more…)

本部落格啟用手機模式

2009-12-08
mobile

本Blog改用手機模式CSS但用電腦看的畫面

本部落格於2009年12月8日起,啟用手機模式,以簡化的頁面Layout,方便以手機瀏覽者閱讀;本站會自動偵測使用者使用的是手機,而自動切換,手機持有者不需設定;一般電腦上網並不受影響。

手機上網在台灣日益普遍,坐台灣新幹線時看到不少人都在用手機上網處理事務,或瀏覽各種網路訊息。但是手機的網路頻寬與系統資源,螢幕長寬與一般電腦相距甚大,以手機上網本部落格並非不行,只是需花相當多時間來載入及呈現。本站安裝WordPress Mobile Edition後,網路主機可以偵測上網者使用的手機型號及作業系統,進而提供「手機模式」,供手機使用者瀏覽。

手機模式的網頁最發達的應該是日本。日本的行動通訊因為發展得早,本身又是科技進步國家,於是有他們自己的行動通訊系統,早在上世紀末,日本的網頁普遍就會有「手機模式」;甚至政府公共網站、重要入口網站、服務業幾乎都一定提供手機模式。

(more…)

高砂族的建築記憶 千千岩助太郎

2009-11-08
按:本文為嚴瑞蓉、陳怡如(就讀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所撰,原刊於兩處:1.PeoPo 公民新聞;2.生命力新聞.。照片及說明與延伸閱讀為筆者所加。

千々岩助太郎,約攝於1940年台北工業學校校長時期。

為使「數位典藏」注入更多觀點與新血,本刊與輔仁大學生命力新聞合作,以不同的觀點看「數位典藏」,本文章即是合作成果之一,並將同時刊登在輔大生命力網站

你是否曾一心一意地想為一件事盡力,即便投入幾十年光陰?在我們成長的土地,曾經有一位日本人,憑著執著的筆與鏡頭,為日據時代的原住民建築留下了寫實的剎那。這一幕一幕的台灣,是他傾注青壯年歲月所積累的,而這一段段的勾勒記憶,卻也讓他開始依戀這塊島嶼,儘管最後被逼迫著離開,他的奉獻不再如昔日為人所關注,他仍持續地在這領域替台灣留下美好的禮物。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