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大學民族學系演講:千千岩助太郎的原住民建築研究追蹤
2007-09-27在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的王雅萍老師(她是我成大同屆,歷史系畢業)推薦,由政大民族系系主任林修澈教授邀請,在民族系開設的「原住民族基本認識與台灣多元文化」課程。
此課程是每週邀請不同領域原住民專家學者去授課,開學第一砲,就請我去講我祖師爺千々岩助太郎博士(1897-1991)的台灣高砂族原住民建築研究追蹤。
在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的王雅萍老師(她是我成大同屆,歷史系畢業)推薦,由政大民族系系主任林修澈教授邀請,在民族系開設的「原住民族基本認識與台灣多元文化」課程。
此課程是每週邀請不同領域原住民專家學者去授課,開學第一砲,就請我去講我祖師爺千々岩助太郎博士(1897-1991)的台灣高砂族原住民建築研究追蹤。
前台北市議員、台北市選區省議員,楊玉城先生(1932年生,前黨外台北市長高玉樹先生之親弟弟)委託顏水龍教授製作,裝在楊玉城先生自宅「熱帶植物」馬賽克壁畫(左圖,林俊成老師提供),1972年完成,卻失聯35年,終於在2007年尋獲。
這對顏水龍教授眾門生故舊家族而言,應該是本年度最重要的好消息。
這座壁畫當初完成後隱身於台北市私宅之內,所以知道的人極少,亦有某種曲折,等於是下落不明。此壁畫能在種種機緣巧合下,再度重見天日。
照片出處及提供:
據林俊成老師表示,他正在寫一篇介紹此壁畫的專文,預定投稿到台北市立美術館館刊。
楊玉城先生是高玉樹先生最小的弟弟,1932年生,比高玉樹先生整整小了18歲。在高玉樹先生赴日本早稻田大學留學時,把弟弟過繼給楊姓鄰居,故改姓楊。
1980年6月11日,有四位留日的台灣學生,聚集在東京霞が關ビル(Kasumigaseki Building),郭茂林先生(Kaku Morin)的KMG事務所內,由郭茂林先生安排,與83高齡的千々岩助太郎博士見面。
郭茂林先生用心良苦,安排在台灣從事台灣本土建築研究及教育21年的恩師,與四位相距五十多歲的台灣年輕留日學生見面聊天認識。
這四位台灣留學生,今天都是台灣名人,有張炎憲(東京大學歷史博士生,今國史館館長),郭中端(早稻田大學都市計劃博士生,今台灣著名景觀學者、設計家)、林憲德(東京大學碩士生,今成大建築系教授)、周義敦(東京大學博士生,日本名「周東修平」,台日資深建築家)。五人相談甚歡。會面後,千々岩助太郎博士回到福岡家中,找出一套他1944-1945戰火下測繪的淡水紅毛城圖稿(藍晒圖),及幾張千々岩助太郎教授與學生坐在紅毛城照片,寄給周義敦先生參考。
一個月後的1980年7月,紅毛城收回由我國政府管理所有,當時我剛昇上國中,這則新聞處理得像收復失地,插上國民黨黨旗,簡直是歡喜Ga哭爸一樣很光榮;其實這沒什麼光榮的,這代表台灣與很多西方國家斷了關係,成為國際孤兒,才會收回這座外國駐台的外交館舍。
台北市西門町武昌街日新戲院二樓的壁畫,是台灣1960年代商業建築與公共藝術結合的典例(事實上,當年台灣根本還沒有「公共藝術」這個名詞及概念,所以,這個作品概念上超越了那個年代)。
這是設計建築師蔡柏鋒主導,與他1947-1949在成大建築系就讀時美術教授顏水龍,師生合作的公共藝術案例。
右圖為前台北市立美術館館長黃才郎先生與我在台北市日新戲院二樓顏水龍教授馬賽克壁畫前合影,攝於2004年7月。
古蹟、滑稽。一座年齡不過是區區二十七歲的現代建築物居然在政客的歇斯底里反應下,假借被扭曲的文資法法規,荒謬地變成了暫定巿古蹟。這一座頂著詭異中正光環的「古蹟」廟宇,站在號稱要與世界接軌的台北地心,偏偏上演著一齣與世界「告別威權、展現民主」潮流截然相反的復僻戲碼,這無異是滑天下之大稽。
因為有愚蠢的政客,所以出現了「滑稽」的中正廟。愚蠢的政客受制於專制思維的矇蔽,看不見民主時代追求「去威權」的民心去向,硬將威權迷思凌駕人權之上,以神化之姿來崇拜。
如何解構威權神話?如何挑戰迷思崇拜?很簡單,就讓我們一起大聲地說出「不要中正廟的十大理由」,正式和「蔣總統」說BYE-BYE。
這批地圖是1944-1945美軍偵照繪製,並配合美國情報相關單位蒐集到的日本時代台灣各種地圖,共同繪出圖中的資訊。原本應該是軍事機密,但已解密了。
右圖為美軍所繪製,我1993-1995服役過的左營軍港1944年地圖。
目前這套圖在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圖書館收藏、掃描數位化、並放上網路。該校圖書館版權聲明是說,這套任意下載的老地圖可以任意複製拷貝,可以做任何用途。他們只希望使用者能附加說明他們單位全名出處(Courtesy of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Libraries,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就可以了。
以這套台灣的地圖為例,它已超過60年了,所以已沒有著作權保護;而且地圖所載事項,早已不是軍事機密。不過,地圖上的內容,已是台灣史料一部份,具有高度研究的價值,可以總結日本時代在台灣的建設、工業、產業、軍事及都市計劃成果。
2007.03.25台灣各大媒體登出一則消息,說台北市一品大廈(右圖,余攝於1990年)擬拆除重建,從新聞來看,大廈住戶極可能已取得共識,甚至已進行到遴選主持建商的階段了。
台灣有水平分割所有權,土地共同持分的公寓式的集合住宅是1960年代末才開始的建築行為。最早只是五層以下的公寓國宅例如台北市民生社區、南機場公寓等;12層以上的高層集合住宅是1970年代中末期才開始出現;這裡面第一代的高層住宅大樓以台北的林肯大廈(高而潘)、一品大廈(彭蔭宣)為代表。高層住宅出現也昭示了,台灣已進入房地產的時代,住宅開始商品化,預售屋制度被發明出來,住宅建築的起造人從「地主、屋主」轉為「建商」。
我們以前建築構造學的教科書,上面寫著一般鋼筋混凝土的建築物,壽命約可達50-60年。過了這個年限,鋼筋與混凝土的握持力(以前叫握裹力)會下降,鋼筋有氧化膨脹之虞,混凝土也可能會風化,外牆面磚有可能剝落。原本建築物的拆除重建在現代城市裡很普通的事,但這座一品大廈其實才完工不到30年,距離正常鋼筋混凝土大樓建築平均壽命50-60年不到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