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文章: ‘台灣歷史’

南方紀事之浮世光影電影DVD發行

2006-09-01

st-339590-1.jpg

南方紀事之浮世光影(The Strait Story)是2005年10月上映的台灣電影。曾是2006日本海洋影展競賽片、紐約台灣女性影展觀摩片、2005高雄影展開幕片、南方影展觀摩片。

本片是以台灣在日本時代大東亞聖戰時期,因搭乘往來基隆、神戶間的客輪高千穗丸(Takachiho Maru),在雞籠外海被美軍潛水艇發射魚雷擊沈,而不幸英年喪生的台灣雕塑家黃清埕(1912-1943)的傳記故事。

黃清埕夫婦當年是回故鄉台灣處理事務後,預定要到日本統治下的北平藝專任教(已接到聘書);這所學校,郭柏川教授在北京時期也曾待過。我當初就有在猜也許黃清埕就是去接他東京美術學校學長暨台灣同鄉郭柏川的缺,前陣子看到李欽賢先生的文章也作同樣的推測。

本片由台灣女性電影導演黃玉珊執導。主角黃清埕正是黃導演的親叔叔,但黃導演是黃清埕過世後很久才出世,故從未見過這位天才叔叔一面;黃導演目前任教於台南藝術大學。

本片監製是由台灣聯通網林一方先生,主要演員有Freddy(閃靈樂團主唱)、 張鈞甯(白色巨塔)、徐懷鈺、何豪傑。

(閱讀全文…)

曼德拉不識曼德拉

2006-08-16

nori.jpg

公元1992年12月,施明德在出獄後第一次投入選舉。他老兄沒有選在他出生、唸書、讀軍校、美麗島事件的發生地—高雄市選舉,他來到他阿公的老家台南市登記參選。

因為當時台南市立委洪奇昌三年任滿,再空降到台中市選立委,等於台南市出現了一個空缺。那一年,高雄大概沒有施明德參選的空間吧;那一次是施明德與許添財代表民進黨參選,兩個人都是第一次選立委。

那次選舉,我投給誰都不記得了。我太太當年還是女朋友,指著台南市的施明德選舉海報說這個兩撇的很像林子祥。

施明德當年的海報位置都很精準而不浪費,看來他有一個熱心義務的助選團隊在幫他插旗子貼海報,不是用錢去委託廣告公司派工讀生隨便貼貼。這兩者用心程度是看得出來的。

(閱讀全文…)

蔡榮華(1907-1983)與黃朝琴

2006-08-11

dscn9657.JPG

左為蔡榮華先生(1907-1983),右為黃朝琴先生(1897-1972),推估年代為1950年代中期,地點不詳,可能在布袋、鹽水、嘉義。

黃朝琴時為台灣省議會議長,第一銀行董事長。

蔡榮華先生(1907-1983)何許人?嘉義布袋出生之無名小卒是也。不過,他是我外公。

黃朝琴生於台南鹽水,其母親為嘉義布袋人。我外公蔡榮華是布袋人,他跟黃朝琴從小就認識,我猜可能不只同鄉,甚至可能有遠親(姻親)關係。

據家族長輩所述,黃朝琴1910年代末期赴日本深造,1923年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經濟科,他看我外公資質不差,一表人才,有意帶我外公一起去日本唸書,結果我阿祖沒有同意,我阿公本來收拾好了,走出家門,我阿祖衝出去,總算在車站前攔了下來,阻止阿公去日本唸書。

當年我阿祖應該是很保守的,生平無大志,也看不出我阿公去日本唸書有什麼好,那個年代,台灣人99.9%都是青暝牛,不知讀書及智識的重要。於是我外公就被留在家鄉,沒有被黃朝琴帶去日本。

(閱讀全文…)

嘉義水上北回歸線標

2006-08-04

嘉義水上台一線省道,通往嘉義水上空軍機場叉路口的北回歸線標,一直是當地的地標。

日本時代在這裡興建過至少五代的北回歸線碑標。左圖第五代北回歸線標,是千々岩助太郎(1897-1991)所設計。

北回歸線是地球南北極軸線自然傾斜23度半,每年夏至日(約6月21-22日),太陽在中午12點整時會直射這裡。其實不過是地球上一條虛擬的線罷了。

這條虛擬的線也成為熱帶與亞熱帶(副熱帶)的界線;熱帶、亞熱帶沒有根據氣象學(例如平均溫度)去分類,純粹只是一個以太陽直射地球南北緯度最高值的地點去定義罷了。

(閱讀全文…)

台北市三連大樓

2006-07-31

1984年完工的台北市三連大樓(位於台北市基隆路與忠孝東路交叉口),設計建築師是千千岩助太郎博士畢生最得意的門生,台灣旅日建築名家郭茂林(1922- );建築物一樓門廳裡,有千千岩家族在台灣最要好的朋友顏水龍(1903-1997)製作的兩座馬賽克壁畫。

一棟建築物,可以分別與千千岩家族至交及最得意門生產生關係,是很有意思的事。因此,千千岩氏家屬來台時,我特地安排到三連大樓參觀,千千岩力博士看得津津有味,過去顏水龍教授或郭茂林建築師並沒有帶他們家族到這裡參觀,所以他雖然常來台灣,常來台北,卻不知道有這個有意思的地方。

顏水龍會去做壁畫是應業主台南幫企業集團之請,時年己81,並不是跟建築師郭茂林合作。兩人雖與千千岩助太郎關係密切,但理論上之前互不認識。

我並不確定當年業主有沒有安排郭茂林與顏水龍兩人見面,如果有見面認識會是美事一椿。

(閱讀全文…)

嚎啕大哭的千千岩博士

2006-07-27

dscn4939.JPG

1986年,九族文化村完工前夕,九族文化村邀請千千岩博士來台指導。

當年九族文化村園方、施工單位、設計單位;早就風聞千千岩博士要求嚴格。

千千岩博士戰前在台北工業學校(戰後台北工專)、成大任教共二十二年,1986年在台灣還有一些在工程界的學生,千千岩博士的個性不難打聽。

本來大家都臉皮繃緊,準備接受千千岩博士的指教。

(閱讀全文…)

工藝水龍頭─顏水龍的故事

2006-07-25

本書原本是2005年國立臺灣工藝研究所預備籌辦的顏水龍工藝思行展及日本柳宗悅民藝展的論文集;但因此展覽經文建會主委陳其南博士指示,提昇擴大為「2005台灣生活工藝運動大展」,並易地到台北華山藝文中心(原日本時代台北酒廠)舉行,做為華山藝文中心修復完工後的開幕首展。

原顏水龍工藝展、柳宗悅民藝展仍包含在生活工藝大展之中;顏水龍、柳宗悅依然是大展的主角,因場地的擴大,也納入了近年來社區總體營造地方手工藝成果,及供觀眾互動的工藝實作。

因當初籌備展覽,蒐集不少與顏水龍有關的專文,筆者也貢獻了一篇《顏水龍的1940年代(The 1940s of Gan Sensei)》(Adobe PDF格式),這應該是顏水龍研究中,第一篇關於他在成大建築系任教時期(1944-1949)的歷史考證文章,裡面提及史料90%都是過去顏水龍研究中未曾揭露過的。

這文集在2006年7月正式出版。我也受贈十本,其中有五本我送給七月底正在台灣訪問的千千岩力博士,並請他轉給顏水龍60年前在成大教過的日本學生;這批學生中不少還與千千岩家族有聯絡,他們大部份都是建築師,也都近80歲而退休了,甚至其中也有人已過世了。這批日本人學生雖只被顏水龍教一學期,就因戰爭結束,離台返日,所以是顏水龍失散在外的一批學生,我在這本文集的專文述及了他們與其恩師相處的歲月。

(閱讀全文…)

千々岩助太郎博士(1897-1991)紀念の特展

2006-07-18

展覽網路版:https://nine.kaishao.idv.tw

展覽地點:

2006.07.27-2006.08.31 九族文化村 九族文化館

參考:九族文化村雙十年華慶(1986-2006)網頁

(預定)2006.10 成功大學建築系大廳

(預定)2006.11 台北科技大學建築系

主催:九族文化村

策劃:千千岩助太郎後援會 成大建築支部(支部長: 陳凱劭さん)

協力:千千岩力、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建築學系南天書局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

2006夏.千千岩力台灣紀行:https://nine.kaishao.idv.tw/chikara

九族文化村20週年慶慶祝現場照片:http://slyen.org/forum/viewtopic.php?p=765#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