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水上北回歸線標

本文發表於 2006 年 08 月 04 日 09:04

嘉義水上台一線省道,通往嘉義水上空軍機場叉路口的北回歸線標,一直是當地的地標。

日本時代在這裡興建過至少五代的北回歸線碑標。左圖第五代北回歸線標,是千々岩助太郎(1897-1991)所設計。

北回歸線是地球南北極軸線自然傾斜23度半,每年夏至日(約6月21-22日),太陽在中午12點整時會直射這裡。其實不過是地球上一條虛擬的線罷了。

這條虛擬的線也成為熱帶與亞熱帶(副熱帶)的界線;熱帶、亞熱帶沒有根據氣象學(例如平均溫度)去分類,純粹只是一個以太陽直射地球南北緯度最高值的地點去定義罷了。

全世界有歸拖拉庫的國家都有北回歸線通過,但日本時代的台灣特別熱中建標誌,台灣的嘉義水上及花蓮都有。

原因是日本1895年經國際法合法取得台灣後,首度讓國土延伸到北回歸線以南,延伸到熱帶地區,日本人覺得這是國家歷史上的「創舉」,所以在台灣設立北回歸線標。1923年昭和太子皇太子裕仁來台灣,坐縱貫線鐵道,也曾坐在火車內經過北回歸線標,代表日本統治權力的皇族踏入「熱帶」的日本國土,自然有主權宣示的重大意義。

戰後初期1950年代,北回歸線標的空照。整個北回歸線標如水田裡的孤島,自生自滅;靠近北回歸線標的路即台一線,往右上方的路通往嘉義水上飛行場。照片由本Blog之友楊燁提供。

此外中華人民共和國也有設北回歸線標。他們設立是受台灣影響,或者他們自己好玩,尚不得而知。

台灣中國兩國以外的國家,倒是沒聽說有熱中設北回(或南回)歸線標的記錄。

北回歸線、南回歸線、赤道都是地球上虛擬的線,但對住在當地的人來說,恐怕一點意義也沒有。

但對外來政權、外來遊客、外來侵略者,這些虛擬的線,就意義非凡了,外來者雙腳跨過這兩條虛擬的線以後,從此跨入了虛擬的「熱帶」、「南半球」等氣象地理的分區,當然是精神上的噱頭。

最近才知道,日本時代嘉義水上最後一座北回歸線碑(五代目),是台北工業學校校長、成大建築之父千々岩助太郎博士(1897-1991)設計的作品。

根據千々岩力博士的講法,設計年代是1937年;不過看北回歸線太陽館的講法,是1942年。年代差別,我有空再去查證一下。

1957年,一位駐台美軍 Tom Jones 所拍到的北回歸線標。此時還保持1942年竣工的原樣。這張極可能是北回歸線標第一張彩色正片(幻燈片)。(寫真出處

如果是1937年設計,千々岩代表的是台北工業學校建築科;但如果是1942年設計完工,那麼千々岩代表的就是台灣總督府。

1958年台語電影《 王哥柳哥遊台灣》中的北回歸線標

1942年已進入大東亞聖戰,一切建設都與戰爭直接相關,去蓋這個無益戰局的紀念碑標誌不太合常理;但是第三代北回歸線標曾與皇太子裕仁1923年來台有關,水上的北回歸線標已是「天皇級」的紀念物,1942年千千岩助太郎身份是總督府建築技師,由總督府來主持建標倒也是比較有可能。

1958年台語電影《 王哥柳哥遊台灣》中的北回歸線標

而第四代是毀於1935年地震而新建,若依千千岩力所言是1937,那麼第五代與第四代相距太近。千千岩的第五代標誌比前幾代規模都大。

1963.jpg千々岩助太郎博士曾謂,他畢生在台灣三大最滿意的作品。依年代來看第一就是這個嘉義水上北回歸線碑;第二是栽培台北工業學校的得意門生郭茂林(KMG事務所,1922- )成為名滿日本、台灣的重要建築師;第三則是1943-1944台南赤崁樓修復工事。

右圖為1963年的檔案照黑白照片,應該仍看出千千岩助太郎最初的原貌。首先它跟前幾代一樣,只是田裡路邊一座單一標誌,四周尚未闢為小公園。標體上水平線條依然明顯。上方簡易地球儀,充份說明地球南北極中軸線傾斜23度半的地球物理事實。

千千岩原始設計,標體上有刻經緯度,在1968年被嘉義水上空軍基地工程官整修時(因1964白河大地震受損),因經緯度涉及國防機密,被軍方拿掉了。當初軍事要塞經緯度、地圖、航照圖都被視為國防機密,以防共匪導彈或轟炸時可以精確定位。這在今天來看都是笑話了,小學生從書桌上電腦,就可以用Google Earth看到蘇聯核彈基地照片及經緯度。

這個標誌一直是嘉義水上地標,很多遊客、學生都在這裡留影紀念。在1968年那次整修,擴大徵收附近田地,讓它成為一個小型公園,那次整修重新題字,也加上「誌」一字。

此外,從《鞠園》文史與集郵論壇,網友President On Line先生所製作的北回歸線圖卡(用自己照片,加上與老照片相關主題的郵戮及郵票),我們可以看到千千岩設計的北回歸線標彩色原貌及1968年水上空軍機地工程官整修後的相貌。

約1950年代彩色照片(應接近千千岩最初設計原貌):

1950.jpg

約1970年代彩色照片(1968年後剛被水上空軍基地工程官整修後情景,基地範圍擴大了):

1970.jpg

1990年代地方政府決定再擴大北回歸線標誌的範圍,並著手興建第六代標誌,也把第一代至第四代北回歸線碑依舊照片仿製重新樹立,前四代約略6-8公尺高不等,新樹立的是縮小版,縮到約與人同高。千々岩設計的第五代約15公尺高。

2005再次整修,把外裝修材料改掉了,2005年以前有很長一段期間是洗石子,水平勾縫非常明顯,也柔化了直挺挺的高瘦方尖碑造型。2005的整修讓水平勾縫不再明顯;看來2005年這次整修的建築師沒有歷史感,基本造型美學的學分也要重修。

照片中水平道路就是台一線省道(2000年再拓寬為林蔭六線大道),叉路則是往水上空軍基地機場的道路(兩旁種植大王椰子樹),千千岩的北回歸線標剛好是這條路的端景;中間那四座就是仿製的第一代到第四代北回歸線標。新建的第六代已不只是紀念碑或標誌,其實是一座有展示空間的巨大建築物了。

這第六代早在1995年完成,不知何故荒廢近十年末開放,一直到2003年才由嘉義縣長陳明文納入建設計劃,並將附近園區景觀設施完成,充實軟體展示設備,2005年宣佈開館。它附設臨時性展示空間,我去時展出中小學科學展覽比賽作品。目前已是遊客、附近中小學生教學參觀、科學教育的地方。

2014.06.22,夏至日,正午12:00拍的五代目北回歸線標。注意地面上沒有影子,太陽直射。前面是「台湾総督府」的「台字章」旗。

五代目北回歸線標

2014.06.22,夏至日,正午12:00拍的一到五代北回歸線標,旁邊有四個一代、二代、三代、四代的縮小模型(約1:5)。注意地面上沒有影子,太陽垂直直射。

Google Map: 北回帰線標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北回帰線標

Internet時代才爆紅的嘉義福義軒,1951年創立時,LOGO以北回歸線標為記。約1980年代,壓克力,站長收藏

參考其他相關網址:

17 回應 針對 “嘉義水上北回歸線標”

  1. neon says:

    陳縣長既然不知道日治時代
    大概也不會曉得從北回到嘉義機場一帶是228的主戰場之一
    時代錯亂也發生在馬關條約中
    條約的日本條文寫的都是[清國]
    後人譯製的中文版條文全都改成了[中國]

  2. ENO says:

    你好:
    當初沒特別留意取圖的網址,也未清楚標示上參考內容,現已立即補上,
    我很抱歉,以後會特別留意小心

  3. ENO says:

    你好:
    很抱歉沒清楚標示引用網址與圖片來源,現已立即補上,謝謝你的光臨指教,之後會格外意義.


    [站長回覆]:其實非商業性的引用我都不會介意;你的文章我也看過,其實你只引用我幾句話及一張圖片而已,你文章有綜合其他資訊,也加入你自己想法,我把自已原文附在後面留言,只是想補充而已。

    不過,引用他人文章註明出處,不只是對原作者尊重,其實也讓你的讀者更方便。你讀者若需要知道更多或更詳細資訊,可以再連出去作深入的閱讀。這是網路世界寫作應養成的好習慣。

  4. MIN-HAN TSAI says:

    這建築 和洛杉磯機場裡的 一棟餐廳 有幾分神似


    [站長回覆]:您講的是最後一代龐然大物的「北回歸線標誌」對吧,

    那個其實不是本文要講的重點,我自己也不喜歡;它有可能是抄美國(外國)的沒錯。

  5. mi says:

    你好因為剛好要做一個報告~而搜尋到你的blog~請問你說的千千岩博士設計的是笫一代logo標示嗎~~~那可以得知最後一張圖片很像飛碟的建築物是誰設計的嗎


    [站長回覆]:第一代到第五代,都是日本時代建立的。

    千々岩助太郎博士設計的是第五代。

    第五代一直使用到現在,雖然第六代蓋好了,但第五代仍留著,但已有修改。

    第一代到第四代原本早都拆了,但後來依照老照片做一套(一至四代)縮小版的,我文章中照片有。

    像飛碟的是第六代,設計者我不知道。

  6. aki says:

    請教一下,這張圖(日治時期寫真帖)應該是第一代吧?
    http://blog.roodo.com/akiyoshi/1f828cfe.jpg


    [站長回覆]:您這張是三代目了(第三代)。

    一代目照片如下,上面有兩個扁扁的紅三角形(互為倒影),那是「台灣總督府」的標誌,就是「台」字:

    自遠而近:六、一、二、三、四代目。第六代是當代最大的一隻;第五代是本文章主角但不在下面照片中;一、二、三、四是近年縮小仿製(依老照片仿製,似乎沒有固定縮小比例)。

  7. 00 says:

    澳洲昆士蘭的Rockhampton好像有南回歸線碑。

  8. 洪老大 says:

    1990年代那一次大興土木蓋飛碟時,我曾在報紙寫過一篇文章,講台鐵的北回歸線車站,還有這個第五代標誌。主要是希望地方政府不要拆了這個第五代的標,不要一代拆一代的,搞到留下來都是新的。於是聽說後來,地方也有這種聲音出來,這第五代標最後沒拆,與第六代標共存。

    老實說,當時我真的不知道這第五代標這麼有歷史,也是戰前的東西呢。

  9. mid says:

    請問嘉義水上的北回歸線,向西延伸,是否經過嘉義太保市縣政府附近?
    或經過嘉義縣六腳鄉蒜頭村六嘉國中南方附近?我在www.placesearch.moi.gov.tw
    地圖上有看到不一樣的繪圖。有所疑問? mid


    [站長回覆]:北回歸線就是地球表面上一條線,從北極來看是圓的,哪來啥「延伸」。要查北回歸線通過哪裡,找一本有「經緯度」的地圖一看便知了,7-Eleven賣的旅遊地圖上面都有打格子。

    你看到的網站地圖有問題,卻連詳細網址都不肯(不屑)講,我要如何幫你看問題?

    此外,網址是靠「拷貝、貼」的,不是靠打字的,誰教你用打字的?就因為你用打字的,所以你列出的網址是無效的。

  10. scl says:

    台北工業學校與台北商工專修學校 有何區別?


    [站長回覆]:日本的學制裡,「專修學校」比較不屬於正式基礎教育體制,它招收的學生,不限年齡,不限學歷,比較像特別的技術訓練機構。

    「台北商工專修學校」,成立於1940年,這時大東亞戰爭已經蓄勢待發了,日華戰爭先開始了。在這個時間點裡所成立的教育機構,幾乎都是為大東亞戰爭,及日後大東亞共榮圈的統治而儲備人才。

    在1945年,台北商工專修學校被中國人劫收以後,改名「臺北市立初級工業職業學校」,後來再改名為「臺北市立大安高級工業職業學校」。

    維基百科:臺北市立大安高級工業職業學校

    此外,「台北工業學校」1912年就創立,是台灣最早的職業學校之一,就是戰後的「台北工專」,今「台北科技大學」。它在日本時代是屬「台北州」管轄的學校,招收的是小學卒業生,修業五年。它學制類似今天的「高工高職」;不過此校畢業生在當年的地位,若以今天台灣來看,接近「碩士」這一級了。

    維基百科:臺北工業學校

  11. Jon says:

    嘉義縣長陳明文在夏至這天說了一句很沒常識的話 :

    “….不過,陳明文也依既定行程到場向學童進行機會教育。他說,嘉義縣北回歸線標誌建於清光緒34年(西元1908年),…..”

    新聞連結 :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621/5/1lnlc.html

  12. Joe Public says:

    怎麼會有這麼不識字兼沒衛生的縣長啊…

  13. cis says:

    第六代的外型靈感是否來自於洛杉磯國際機場的地標”Theme Building”?
    http://www.panoramio.com/photo/371784
    http://en.wikipedia.org/wiki/Theme_Building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Category:Theme_Building_at_night


    [站長回覆]:看來是的。

  14. makoto says:

    ①但是第三代北回歸線標曾與皇太子裕仁1923年來台有關
    ②1923年昭和太子來台灣,也來此一遊
    →皇太子裕仁和「昭和皇太子」是完全不同的二個人?其實日本並没有「昭和太子」這個人。

  15. Anonymous says:

    不意外…就是刻意抹除殖民地年代的首長..

  16. Anonymous says:

    很多諸如台北重慶南路上古蹟如台灣銀行本館旁的年代記時居然也是用光緒…
    這不是沒衛生兼不識字的問題,而是刻意的抹除

發表回應

留言內含URL、廣告字,會被系統視為廣告而扣住不顯示,請待站長解除。
留言涉私密請直接寫email給站長

本Blog其他隨機文章(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