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文章: ‘台灣歷史’

北投埔林炳炎Blog成立

2007-08-26

pylin.jpg

台灣電力公司資深課長、台灣技術史研究者林炳炎先生,也是我成功大學建築系1968年畢業的前輩學長。

自從與林前輩認識交流以來,對林前輩公餘之暇獨力從事台灣技術史研究,自費到美、日等國搜集史料,非常佩服。

在我的雞婆之下,幫林前輩開一個Blog網站,讓林前輩放一些個人心得、文章、檔案及寫真。

此Blog目前就放在我的主機(kaishao.idv.tw)上,但有一個獨立的網址名稱(Domain Name),網址為:https://pylin.kaishao.idv.tw

(閱讀全文…)

1972年楊玉城宅「熱帶植物」馬賽克壁畫尋獲

2007-08-23

前台北市議員、台北市選區省議員,楊玉城先生(1932年生,前黨外台北市長高玉樹先生之親弟弟)委託顏水龍教授製作,裝在楊玉城先生自宅「熱帶植物」馬賽克壁畫(左圖,林俊成老師提供),1972年完成,卻失聯35年,終於在2007年尋獲。

這對顏水龍教授眾門生故舊家族而言,應該是本年度最重要的好消息。

這座壁畫當初完成後隱身於台北市私宅之內,所以知道的人極少,亦有某種曲折,等於是下落不明。此壁畫能在種種機緣巧合下,再度重見天日。

照片出處及提供:

據林俊成老師表示,他正在寫一篇介紹此壁畫的專文,預定投稿到台北市立美術館館刊。

根據前衛出版社2007年7月出版發行的高玉樹回憶錄

楊玉城先生是高玉樹先生最小的弟弟,1932年生,比高玉樹先生整整小了18歲。在高玉樹先生赴日本早稻田大學留學時,把弟弟過繼給楊姓鄰居,故改姓楊。

(閱讀全文…)

台灣新地理

2007-08-18
tw-geo.jpg

《台灣新地理》封面書影,點圖可連到前衛出版社該書紹介。

《台灣新地理》一書為前衛出版社於1999年10月出版。

作者劉道義先生,1944年出生於日本國台灣台南州北港郡水林庄(今台灣雲林縣水林鄉)。劉道義先生當過國中教師、主任,台灣教師聯盟執委;台北縣社區大學講師。算起來劉道義前輩也是我的同鄉。

這本書講的是台灣的行政區劃分。作者劉道義先生在書中先討論世界各國行政區劃分的原理,再而羅列台灣歷史上的行政區劃分,接著重點就放在台灣現有行政區劃分的重大缺點,最後提出幾個可行的行政區重劃方案,並列出優缺點。

我國行政區劃分的問題,我個人認為是僅次於正名、制憲之後的台灣重大政治問題。是台灣百年大計長遠規劃的重大問題。

可惜戰後除了1997年李登輝帶領的台灣國民黨與許信良帶領的民進黨主導修憲,將「台灣省」這個可笑的層級形同廢除,是台灣行政區劃分的重大里程碑。有人說廢省是為了要廢宋,那根本小看了李登輝的意志與對台灣未來的思考;宋楚瑜的頑抗杯葛,只讓李登輝廢省的意志更加堅決,大刀更快砍下;當然當年在國民黨內連戰一系的幕僚是敲邊鼓,他們才是廢宋大於廢省的人。對李登輝而言,廢宋與台灣百年大計,是懶叭比雞腿,宋根本是微不足道的因素。台灣行政區劃分,其實最大的障礙是籠罩在一個根本不存在,與台灣也沒啥小關係的大中國版圖內,而廢省就是去中國化的一大步。

(閱讀全文…)

JetTV電視台瀨上剛in台灣播出顏水龍紀念館紀念公園

2007-08-17

臺灣JetTV電視台,是台灣最好的日本語電視頻道,有「哈日第一台」的稱譽。在台灣是第45.76.77頻道(隨地區不同)。

台灣因為地理在日本附近,且曾受過五十年日本統治,台灣人對日本相當親善友好,喜歡到日本觀光留學,許多台灣年輕人也學習日本進步精神及流行文化。

台灣的有線電視頻道約100台,其中以日本節目、日本語發音的頻道,或常撥出日本語節目的頻道,就有五、六個(是…把成人、摔角的都算進去的啦)。

(閱讀全文…)

戰火下的紅毛城

2007-08-16

redhair.jpg

1980年6月11日,有四位留日的台灣學生,聚集在東京霞が關ビル(Kasumigaseki Building),郭茂林先生(Kaku Morin)的KMG事務所內,由郭茂林先生安排,與83高齡的千々岩助太郎博士見面。

郭茂林先生用心良苦,安排在台灣從事台灣本土建築研究及教育21年的恩師,與四位相距五十多歲的台灣年輕留日學生見面聊天認識。

這四位台灣留學生,今天都是台灣名人,有張炎憲(東京大學歷史博士生,今國史館館長),郭中端(早稻田大學都市計劃博士生,今台灣著名景觀學者、設計家)、林憲德(東京大學碩士生,今成大建築系教授)、周義敦(東京大學博士生,日本名「周東修平」,台日資深建築家)。五人相談甚歡。會面後,千々岩助太郎博士回到福岡家中,找出一套他1944-1945戰火下測繪的淡水紅毛城圖稿(藍晒圖),及幾張千々岩助太郎教授與學生坐在紅毛城照片,寄給周義敦先生參考。

一個月後的1980年7月,紅毛城收回由我國政府管理所有,當時我剛昇上國中,這則新聞處理得像收復失地,插上國民黨黨旗,簡直是歡喜Ga哭爸一樣很光榮;其實這沒什麼光榮的,這代表台灣與很多西方國家斷了關係,成為國際孤兒,才會收回這座外國駐台的外交館舍。

(閱讀全文…)

八一四日記

2007-08-14

airforce.jpg

今天是八一四空軍節七十週年紀念日,遙想七十年前,我空軍健兒可歌可泣的英烈史實,在今天有更特殊之意義。

1937年813淞滬之戰爆發後,中國空軍發出第一號作戰命令,調遣第四大隊由河南省周家口,飛赴杭州保衛筧橋航空學校。8月13日下午四時,臺灣臺北松山飛行場的十八架鹿屋海軍航空隊三菱九六式十一型(G3M1)陸攻機( 陸上攻擊機/陸基型轟炸機 ),分為兩批各九架,由淺野橘太郎少佐與新田慎一少佐分頭率領,第一批在1250時、第二批在1305時先後起飛,計畫攻擊廣德和筧橋兩地。

當時中國空軍第四大隊飛抵筧橋,忙著加油直到半夜,未及稍有喘息,8月14凌晨三點,警報大作,敵已臨空。大隊長高志航立即起飛追擊敵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當場自稱擊落日本九六式重轟炸機一架,士氣大振。爾後8月14日破曉時分,中國空軍飛機自稱在錢塘江與筧橋空域的大規模激烈空戰,分別自稱擊落日本八八式雙翼 大型轟炸機四架、九六式重轟炸機二架,國軍自稱以六比○獲得中日空戰史上的大勝,首開中日空戰自稱全勝記錄,自稱打破了「皇軍無敵」的神話。據稱全國百姓從廣播知道此一消息後,據稱欣喜若狂。演出了對日抗戰中,我國空軍自稱第一幕勝利的樂章。

(閱讀全文…)

台中州立圖書館推出兩本數位化千々岩助太郎著作

2007-08-10

taichung.jpg

日本時代台中州立圖書館,位於今台中市自由路與民權路交叉口,後來在1970年代初拍賣給合作金庫銀行台中分行,合庫接手後,有以原風格向民權路方向增建,又依法規內凹騎樓,合作金庫略作整修上漆,將原本圖書館空間改做銀行。

(閱讀全文…)

讓畫說話:李石樵百年紀念展

2007-07-13

dscn9838.JPG

李石樵百年紀念展時間:2007年07月07日 ~ 2007年09月09日

地點:台中市國立台灣美術館,A1、B1展覽室

右圖為李石樵作品:大將軍(1964)。

1964年,也就是彭明敏與謝聰敏、魏廷朝因起草《台灣人民自救宣言》而遭逮捕的那一年,李石樵仍默默地在自家畫室裡,畫了一張題名為《大將軍》(1964)的作品。今天,我們很容易就看得出,畫中人物就是蔣介石。

這幅畫,用色極冷,面孔猙獰,與李石樵作品中慣有的嚴謹秩序與人物風景畫中的溫暖截然不同。

李石樵以他的畫筆對那獨裁者提出無言的批判。當年這幅畫只是靜靜地放在畫家的畫室裡,哪敢出去公開展覽或編入畫冊。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