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文章: ‘台灣高砂族原住民’
2008-09-03

大東亞巨星李香蘭(1920-2014 ;山口淑子;Yamaguchi Yoshiko),曾兩次訪問台灣,一是1941年,來台灣巡迴登台演唱;二是1943年,來台灣拍攝台灣高砂族主題的サヨンの鐘電影。
終戰後,由於李香蘭曾演出多部宣傳大東亞共榮、大日本皇軍的電影,又多次參加勞軍活動,被蔣幫國民黨政府以漢奸逮捕;但因為李香蘭根本不是中國人,是純日本人,只因為李香蘭被中國人(生父的結拜兄弟)收為養女而有中國名字,會講中國話並在中國、滿洲國發展。
李香蘭並不構成「漢奸」的要件(漢奸一定要是中國人;所以台灣人一定不會是漢奸,台灣人也不會是美奸、德奸、英奸),於是被無罪釋放,但也不能待在中國了。之後返回日本。
雖然她在母國日本的演藝生涯,在戰後繼續;但她的海外事業,再也不可能去台灣、中華人民共和國、滿洲發展了;只有曾在英屬香港九龍的邵氏兄弟電影公司邀請下拍過電影;也曾短暫去美國加州好萊塢發展過。
這張李香蘭寫真是由現年八十多歲的台南市資深攝影家涂茂盛(年輕時曾兼職擔任攝影記者)家族相簿所有。但後來發現這一樣的照片也被其他收藏家收藏,例如本Blog老友楊燁先生也收到一張。推測這寫真極可能是李香蘭所屬的電影或娛樂公司請專業的攝影家所拍,大量沖洗複製,拿去賣或贈送給李香蘭紛絲。
這在哪裡拍的呢?我們看到李香蘭身後的建築物,顯然是台灣屏東縣境內的排灣族石板家屋。與李香蘭合照的這位小朋友,穿著是排灣族特色的服飾。
(閱讀全文…)
發表於 台灣建築, 台灣歷史, 台灣高砂族原住民, 大東亞共榮圈, 屏東, 日本 | 27 回應 »
2008-08-07

藤島亥治郎百歲身影;取自日本《歴史・文化のまちづくりニュース》網站
藤島亥治郎(Fujisima Gaijiro, 1899-2002),是著名日本建築史學家,戰前就已經是日本東京大學大牌教授,1960年退休,後被聘為東京大學名譽教授。藤島亥治郎得享高壽,享年104歲,橫跨三個世紀。藤島亥治郎可以說是戰前東京帝國大學建築學部教授群中,與台灣關係最密切者。
藤島亥治郎在戰前1923年-1929年到朝鮮,在朝鮮總督府京城工業學校擔任助教授,後期任職朝鮮總督府,所以藤島亥治郎對朝鮮建築頗有研究;1929年返回東京帝國大學,1933年取得工學博士並繼續在東大任教;1936年,藤島亥治郎得到日本學術振興會獎助,到台灣21天考察台灣的建築。藤島亥治郎台灣走馬看花之旅,其實得力於千々岩助太郎、栗山俊一等幾位,在台灣待十年以上的台灣建築會會員的提供資料(史料及寫真),並幫忙規劃走馬看花路線。
(閱讀全文…)
發表於 千々岩助太郎, 台灣建築, 台灣藝術, 台灣高砂族原住民, 大東亞共榮圈, 日本, 顏水龍 | 4 回應 »
2008-07-29

臺灣工藝,1952年出版,光華印書館印行。
筆者終於在台南的府城舊冊店,等到這本祖師爺寫的,台灣第一本本土手工藝研究巨作,約美金150元。
此書為顏水龍自行出版,初稿原以日文寫成,記載著顏水龍自1930年代中期開始進行的台灣本土工藝考查,及顏水龍對台灣工藝振興的計劃。
(閱讀全文…)
發表於 台灣文化, 台灣歷史, 台灣藝術, 台灣高砂族原住民, 日本, 顏水龍 | 19 回應 »
2008-07-23

阿美族太巴塱祖屋,曾出現在千々岩助太郎博士(1897-1991)在1940年的記錄,並有專業詳細尺寸的建築測繪,及寫真。
1930年,台灣總督府公佈「台灣史蹟名勝及天然紀念物法」,1935年第二回史蹟類納入這座太巴塱阿美族的祖屋,原因是它歷史久遠,且是太巴塱部落中最重要的大型傳統住屋,在台灣高砂族住屋當中,極具代表性。
惟終戰後1950年代此祖屋逐漸倒塌壞去,無人管理無人居住。在1958年剩下的構件(主要是木雕及柱),被彼時中研院研究員、已故人類學家劉斌雄(1925-2004),帶回台北中央研究院。
(閱讀全文…)
發表於 千々岩助太郎, 台灣建築, 台灣文化, 台灣歷史, 台灣高砂族原住民, 日本, 花蓮 | 10 回應 »
2008-03-09

Astra Zeneca為世界知名的藥廠,其台灣分公司為臺灣阿斯特捷利康股份有限公司。
此公司,每年都有發行有公司標誌,產品介紹的月曆、週曆及記事本,以送給客戶(醫院、醫師、藥師及相關行業)及協力廠商,兼做企業公關。
自2006年起,連續三年,一直到今年2008年,臺灣阿斯特捷利康股份有限公司都與雄獅美術合作,選用多位台灣本土資深藝術家,如顏水龍、李梅樹、郭雪湖、陳進、立石鐵臣等所畫的台灣風景人物畫作為內容插畫。
連續三年,都以顏水龍教授(1903-1997)畫作為封面主角。此系列定名為「形色台灣」系列。
(閱讀全文…)
發表於 台灣藝術, 台灣高砂族原住民, 顏水龍 | 9 回應 »
2008-03-07
サヨンの鐘(Sayon no kane)是台灣在1930年代末、1940年代初的一個歷史事件,也是一部電影、一首歌。

(閱讀全文…)
發表於 千々岩助太郎, 台中, 台灣文化, 台灣歷史, 台灣藝術, 台灣高砂族原住民, 大東亞共榮圈, 宜蘭, 日本, 電影, 電腦網路, 顏水龍 | 40 回應 »
2007-12-25

2005年,政府以社區營造的名目,補助花蓮太巴塱社區,與建一座聚會所(社區活動中心)。結果,不知何程序請來的建築師(或工程顧問公司?),設計了一座拷貝西班牙建築大師高第(Antoni Gaudí i Cornet,1852-1926)特色的聚會所。
這個設計者簡直是愧為人類,因為他不把太巴塱阿美族原住民當人看。
(閱讀全文…)
發表於 千々岩助太郎, 台灣媒體, 台灣建築, 台灣歷史, 台灣高砂族原住民, 花蓮, 醜惡チャンコロ | 78 回應 »
2007-11-09

國立台北科技大學登山社,原本網頁的登山社歷史介紹的創立年代,最早只推估到台北工專時代的1960年代所創立。
經我在該社留言,說明該校登山社史最早可以推到1932年由千々岩助太郎教諭創辦「台北工業學校山岳部」,而且創辦人後來從教諭做到學科長、最後更曾做到校長,亦是台灣原住民家屋調查研究的學術巨擘;是台灣建築學界、登山界、人類學的先驅型重量人物,這是台北科技大學登山社歷史的驕傲,不該湮沒。
該社社長數週後,察納我的建言,也對該社有這麼一位大師級、校長級的創社大前輩非常興奮,於是修改該社網路資訊,在首頁揭載創辦人千々岩助太郎教授姓名,並聯結至我為千々岩助太郎所作的網頁。
(閱讀全文…)
發表於 千々岩助太郎, 台北, 台灣歷史, 台灣高砂族原住民, 日本, 電腦網路 | 沒有回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