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太陽堂的彩色玻璃
2006-03-19這塊彩色玻璃在台中市自由路二段太陽堂店面的後面,一般顧客是看不到的,要被邀請進去才看得到。這跟店面裡的「向日葵馬賽克壁畫」一樣都是台灣國寶級畫家顏水龍教授的作品。詳見我寫的:
這塊彩色玻璃在台中市自由路二段太陽堂店面的後面,一般顧客是看不到的,要被邀請進去才看得到。這跟店面裡的「向日葵馬賽克壁畫」一樣都是台灣國寶級畫家顏水龍教授的作品。詳見我寫的:
桂竹做的椅轎(母子兩用竹椅),是台灣本土先民所發明的生活傢俱,在1970年代以前還算普遍的傢俱及嬰兒用品,但現在台灣都很難看到了,全台灣還在製作竹椅轎的手工藝工場剩不到五個。這是物資缺乏的年代的巧思,讓一張竹椅可兼給大人小孩共用,也是適合幼兒人體工學的專用傢俱。
傳統「椅轎」是將桂竹皮削薄,再加火烤讓竹皮彎曲。整張「椅轎」不必用鐵釘。呈現出竹子本身優雅的植物線條。1930年代曾到日本居留三年,對日本文化很著迷的德國建築師 Bruno Taut (1880-1938),無意中在日本內地的高島屋百貨公司看到來自台灣的「竹椅轎」,驚為天人。
1946.12顏水龍筆下的陳儀:
顏水龍把陳儀畫得像老鼠一樣。這幅速寫漫畫是228發生前兩個月在台南畫的。詳見我寫的:
這是台灣現存最早具有公共藝術精神的大型馬賽克壁畫作品,背後還有一段成功大學建築系顏水龍與高而潘師生情誼的佳話。
經四十五年風吹日曬雨打及風颱地動後,開始有馬賽克剝落的現象。2006年1月初,校方決定整修這座壁畫,委託在該校任教的藝術家,也是顏水龍1934年創立的台陽畫會雕塑組會員王英信先生負責整修工程。
參考我寫的文章:
這張海報是台北市北投文史工作者,插畫家,楊燁先生,從日本的拍賣網站標到的。
楊燁先生從事台北市北投地區文史考察與研究,他本身也是畫家;對顏水龍先生早就很景仰,所以他知道顏水龍有這幅作品。
他對顏水龍先生馬賽克壁畫的「草圖」(用麥克筆點的圖)也很喜歡,自己也用類似的作畫方法創作過幾張作品;他也對顏水龍好友立石鐵臣很崇敬。
台灣在昭和年間有位鳥瞰圖繪師,吉田初三郎,畫了一系列的台灣全島城市鳥瞰圖,楊燁先生試著追隨其畫風,但畫的是當代的台灣城市鳥瞰圖。這種圖不像一般地圖 繪製者,只要依科學測量的實況輸入再輸出;而是要有厚實的本土文史背景,及對都市結構地理有了解,才能畫得出來。 他本人因為長期有蒐集台灣日本時代的海報,及各式有趣的古董設計;幾星期前在日本某拍賣網站,發現有一個日本人在賣一系列七十年前,也就是昭和年間幾張スモカ彩色廣告海報,其中就有顏水龍先生畫的這張。
當年為スモカ畫廣告,另有好幾位日本畫家及廣告文案作家,都是日本著名的廣告人。
台灣總統府近年對府內重要公共空間進行重新裝修。
就我所知,總統府是委託現任台灣故宮博物院院長林曼麗主持總統府內重要公共空間再造總規劃工作,設計團隊組成,藝術品的挑選都是林曼麗召集選定。
林曼麗原本是國立台北師範學院美勞教育系副教授兼系主任,在陳水扁擔任台北市長期間,出任台北市立美術館館長。顏水龍教授有五件作品(四幅油畫作及一陶壼)被台北市立美術館永久收藏,我所知其中三件以上是在林館長任內納為館藏的。林曼麗主持總統府內空間改造,所持的原則,是以台灣本土特色美學為主。例如台灣高砂族原住民風格的織品、台灣本土植物及動物的圖象,還有佈置李石樵畫作、陳庭詩畫作、林玉山畫作、陳雲程書法、顏水龍畫作等等台灣本土藝術家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