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文章: ‘電影’
2009-03-04
本Blog兩年前曾鄭重介紹的台灣泰雅族原住民史詩電影《泰雅千年》,已在2008年年初在國家網路書店(政府出版品購物網站)可以買得到。
此電影由內政部營建署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委外投資拍攝,但似乎沒有在電影院公開商業放映。
台灣其實有一群影音文化工作者,致力製作介紹台灣多元文化的產品,可惜在目前台灣有線電視頻道100多台(密度可能是世界前幾名)的現實電子媒體環境中被稀釋,被天天發生的政治鬧劇新聞中被稀釋;或因國片電影市場的萎縮而未能上院線上映,無緣與觀眾相見。
此外,我國每年在政府各單位,包括中央部會及地方政府,常有補助或委外進行影音記錄片拍攝,這裡面亦不乏與美國家地理雜誌、Discovery製作水準相當的優秀作品,但經常在結案之後,壓製數百片光碟再分送全國相關單位與圖書館「冰存」,沒有提供讓一般人可以收看或購買的管道。
(more…)
發表於 千々岩助太郎, 台灣建築, 台灣文化, 台灣歷史, 台灣高砂族原住民, 新竹, 電影 | 4 回應 »
2008-11-15
TADA(台灣建築‧設計與藝術展演中心)趁著海角七號熱潮,及曾是電影中1945年12月25日,日本軍民引揚歸國碼頭拍片場景之便,在2008年11月15日,舉辦海角七號電影的展演活動。
上圖寫真裡的高砂丸,在當時電影拍攝現場並沒有;當時只是一塊單色的板子(單色為了數位後製作時,去背方便)。1:1船體模型與早就上船的日本人老師中孝介鏡頭,是在棚內搭景拍的。
(more…)
發表於 台中, 台灣建築, 台灣歷史, 電影 | 6 回應 »
2008-10-11
千年傳統、全新感受的馬拉桑與1945年12月25日,小島友子的戀人日本老師引揚的碼頭(台中市後火車站的舊酒廠,TADA台灣建築‧設計與藝術展演中心)。本來馬拉桑與引揚碼頭是橫跨六十多年,沒有關係的啦,不過站長完成了張飛打岳飛的歷史任務。
(more…)
發表於 台中, 台灣建築, 台灣歷史, 台灣高砂族原住民, 家族歷史, 電影 | 34 回應 »
2008-10-08
海角七號小島友子在引揚碼頭劇照,照片提供/果子電影。
找到電影中日本人引揚碼頭的實境了!引揚碼頭也就是小島友子(梁文音)站的地方。這時日本老師早就躲在船上,偷偷地看著碼頭的小島友子。碼頭拍攝的地點;嗯,不在恆春(廢話),也不是在基隆、打狗、左營等港口,是在內陸的台中後火車站舊酒廠,目前是TADA台灣建築‧設計與藝術展演中心。
(more…)
發表於 Google, 台中, 台灣建築, 台灣藝術, 電影 | 10 回應 »
2008-09-23
海角七號導演魏德聖,與拍攝中的高砂丸(模型),照片提供/果子電影
海角七號是近二十年來最偉大的台灣電影!也將會近二十年來已經是有史以來最賣座的台灣電影。這部電影妙處,幹,不說了,去看了就是了。
這部電影的諸多特色,在網路上已有數以十萬計的評論,不過,絕大多數網路寫手,因為年齡的關係,未觸及到一個核心,而這個核心是導演魏德聖在接受訪問時特別提到過的,也是貫穿整部電影頭尾的主線,那就是1945年終戰後,引揚歸國的日本內地人。
(more…)
發表於 台灣文化, 台灣歷史, 台灣藝術, 屏東, 電影 | 218 回應 »
2008-09-22
海角七號是近二十年來最偉大的「台灣電影」!也將會近二十年來已經是有史以來最賣座的「台灣電影」。這部電影妙處,幹,不多說了,去看了就是了。
這部電影中一條主線,是古今台外老掉牙的「師生戀」;不過因為男女主角國籍與歷史身份的特殊,是戰後台灣電影中從未有過的組合,也是台灣人共同記憶中少有的,所以有一新耳目之感。
發表於 台灣文化, 台灣歷史, 台灣藝術, 屏東, 電影 | 62 回應 »
2008-07-26
記錄片片名:池東紀事
導演:黃玉珊;片長:56分鐘;放映地點:台南公會堂(1940年代黃清埕與MOUVE成員開畫展之處);時間:2008年7月26日晚上。
記錄片內容紹介:
本片紀錄著一位在1943年、年方31歲過世、台灣美術史上重要的一位前輩美術家-黃清呈的故事。以黃清呈留下的作品為基礎,佐以其家人、相關畫家、評論家,收藏家的訪談為內容,包括他在澎湖出生的背景與早年所受啟蒙;年長奉父命赴日學醫;留日期間改學藝術,其父十分震怒。其作品曾入選帝展,並獲日本雕刻協會邀請為指導員,後來與同期陳夏雨、陳德旺、蒲添生、洪瑞麟、謝國鏞、顏水龍等人於日本共組日本時代活躍於台灣的新生代畫家團體-「MOUVE造型美術協會」。
(more…)
發表於 出版品評論, 台南, 台南一中, 台灣文化, 台灣歷史, 台灣藝術, 日本, 時事評論, 電影 | 10 回應 »
2008-04-18
1992年11月,我跟我老師傅朝卿教授,一起去看一座日本時代新營的老宅,當年只知道是個劉姓大戶人家,荒廢已久。後來聽說,這座日本時代古宅,在1990年代中末期拆除了。
最近才知道,這座古宅主人是日本時代的重要智識份子文藝青年劉吶鷗(1905-1940)!劉吶鷗因特殊的人生經歷(曾在大東亞戰爭期間在支那上海從事文化電影工作,並擔任報社社長),劉吶鷗等於是蔣幫國民黨口中的「漢奸+皇民」,且極可能是被蔣幫國民黨重慶方面特務所殺,死時汪精衛還具名送來奠儀!使得他生前的成就作品,在戰後台灣獨裁時代,被消聲匿跡,不被討論。故特地把十六年前的幻燈片,拿出來掃描。劉吶鷗傳奇的一生,老實說比「色,戒」精彩十倍。
(more…)
發表於 台南, 台灣建築, 台灣文化, 台灣歷史, 電影 | 114 回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