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文章: ‘台南’

南台科大+大坑休閒農場 產學合作玩竹藝

2008-12-10

map

臺南縣新化鎮大坑休閒農場原為產竹的生產農場,所有創意DIY設計以『竹編』為主題。

大坑休閒農場目前被媒體號稱國內的F4(吸引外國觀光客的前四大農場)。平日有許多馬來西亞及新加坡的國外旅客,專程前來體驗台灣的農場之美。

因此大坑休閒農場將於2008年12月20日(星期六)與南台科大休閒系共同舉辦『織竹嚐樂』的「休閒創意竹藝展」、「DIY遊客教學體驗暨論壇活動」作為具體的成果展示。這次和南台科大休閒系的產學合作可說是國內真正休閒領域的創舉。

(more…)

沢田武雄(1981):下営公学校と顏水龍画伯

2008-12-02

gan-1

本文由林炳炎學長提供。取自《台灣への架け橋》,山本良一等編,1981年(昭和56)3月20日在日本出版,由大阪市城東區田鳥野東21-3-8;蓬莱会関西支部出版。

此書可以在兩地方找到:

這本書是一群台灣在日本統治時代,待過台灣的教育界日本人台灣人,包括蔡培火、澤田武雄等人,在終戰三十多年後,共同寫出對台灣的回憶。「蓬萊會」就是這群把台灣當做故鄉的日本人所組的聯誼組織。

作者澤田武雄先生(沢田 武雄,Sawada Takeo),台灣總督府國語學校(台北師範學校)畢業,是台灣西洋畫教父石川欽一郎的學生,年紀比顏水龍略大幾歲。

(more…)

台南市東興公園台灣軍司令官本間雅晴題字石

2008-11-12
dscn6166

東興公園石碑及榕樹背後的石頭,就是台灣軍司令本間雅晴中將題字石

臺南市東興公園,裡面有顆大石頭,正面刻著「薰風や千里の馬の嘶きて」,背後刻著「台灣軍司令官陸軍中將本間雅晴」字樣。這位是大東亞戰爭初期,台灣最高軍事將領,拿下比律賓的司令官。

經網友赤崁漫步追蹤考證,解讀出石頭正面草書,應該是「薰風や千里北馬の嘶」,關於這草書的考證,與本間雅晴的紹介,非常精彩,我就不摘錄精彩原作了,請各位網友自行連過去看。

因為題字石最底部未露出,又根據日本時代報紙考證,整個題字詩完整應是「薰風や千里の馬の嘶きて」,翻譯為「南風中也可聽到千里馬的嘶聲」。「薰風」本意是「溫暖的燒烤風」,因為初夏時從南方吹來的風多是溫暖的,「薰」也有「南方」、「南進」的引申意思。例如大東亞戰爭,以高砂族青年組成的「高砂義勇隊」,個別梯次的派遣有另行命名者,如「薰空挺隊」。也是來自「薰=南」之意。

(more…)

謝清志的生命振動

2008-10-28

謝清志的生命振動,封面書影

謝清志博士,國立成功大學土木系畢業(1965),台灣大學土木所畢業(1968), 美國密西根大學(Ann Arbor)電腦資訊控制碩士(1973);美國密西根大學(Ann Arbor)航空太空博士(1975)。曾在米國從事航太工程研發將近20年。

謝博士出身台南七股貧鄉,生父到高雄火車站前踏三輪車維生,生母早逝。謝博士卻能在艱困環境中取得世界一流大學的尖端科技學位,並在繁忙的工作外,在美國支持台灣獨立運動。

台灣在民主化後,謝博士回國貢獻所學,先在台灣的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太空計畫室服務,後到國科會擔任副主委。最令我印象深刻,且應該是謝博士主導的事情,是把莫名其妙的「中華衛星X號」正名為「福爾摩沙衛星X號」,應該就是謝清志博士在2000年政黨輪替後的傑作。

(more…)

蕃薯仔哀歌:白色恐怖的日子又將來臨

2008-09-09

蔡德本老師1925年出生於台南州嘉義附近的樸子腳(朴子)。朴子公學校卒業後,前往日本留學。自東京都名教中學畢業,回台任教於朴子東國民學校。1946年入學新成立的師範學院英文系(今台師大英語系),卒業後婉拒留在大都市,回到家鄉東石中學任教。

1953年,蔡德本考取公費赴美留學一年,歸國後一個月,旋即被朋友牽連而入獄。歷經13個月的冤獄後始得釋放,之後繼續任教於入獄前的東石高中,後轉到台南一中任教。

站長在台南一中就學時,就知道這位老師,但沒被直接教過,亦不知其悲劇的前半生。1990年蔡德本自台南一中退休。

1991年蔡德本開始用從小熟悉的日本語寫作《台湾のいもっ子(蕃薯仔哀歌)》。蔡德本老師自小隨兄長到日本內地唸書,所以日本語是他從小熟悉的語言。他用當年日常生活及思考使用的語言來記錄當年記事,是再自然不過的事。

這本書內容,大部份是蔡德本老師自己的真實故事,小部份或許因記憶模糊或讓情節可以連貫,加進了一些小說體裁情節,來描述這段白色恐怖的自我經驗。

(more…)

《東番記》破解了チャンコロ鬼話

2008-08-29

蕃社採風圖,1744

東番記是一部中國明朝人陳第(1541-1617),在1602年所寫,對台灣平埔族(主要是台南的西拉雅族)的生活、外貌、器物做了第一手記錄。

今天看到一則新聞:停止九八 學者:誤國粗糙野蠻(BCC)。裡面有一位中國籍的作家張曉風,提到了一件事:

作家張曉風則是不滿國文課本選材充滿意識性。他說,在教科書中放入台灣文學的原則很好,選材卻很粗糙。他舉明朝文章「東番記」為例,通篇的番字滿充對原住民的歧視,腦筋裡都是「漢人沙文主義」。

「番」本來就是漢人對「非漢人」的稱呼,豈止土著被稱為番,外國人也被他們漢人稱為番(例如紅毛番),非他族類都是番。這篇文章只是記實,有啥歧視可言。我也是平埔番的後代,チャンコロ要稱我為「番」,我還求之不得咧。說我是中國人,我就會翻臉。

(more…)

オートバイ再見了

2008-08-28

dscn4766

(more…)

池東紀事記錄片台南公會堂放映會

2008-07-26

記錄片片名:池東紀事

導演:黃玉珊;片長:56分鐘;放映地點:台南公會堂(1940年代黃清埕與MOUVE成員開畫展之處);時間:2008年7月26日晚上。

記錄片內容紹介:

本片紀錄著一位在1943年、年方31歲過世、台灣美術史上重要的一位前輩美術家-黃清呈的故事。以黃清呈留下的作品為基礎,佐以其家人、相關畫家、評論家,收藏家的訪談為內容,包括他在澎湖出生的背景與早年所受啟蒙;年長奉父命赴日學醫;留日期間改學藝術,其父十分震怒。其作品曾入選帝展,並獲日本雕刻協會邀請為指導員,後來與同期陳夏雨、陳德旺、蒲添生、洪瑞麟、謝國鏞、顏水龍等人於日本共組日本時代活躍於台灣的新生代畫家團體-「MOUVE造型美術協會」。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