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井手薰光臨台陽畫會開催
本文發表於 2006 年 06 月 21 日 00:56
1934年11月12日,台陽美術協會在台北鐵道ホテル(Hotel,圖下)創立,是日本時代台灣美術史的重要大事。
顏水龍、陳澄波、廖繼春、楊三郎、李梅樹、李石樵、陳清汾、立石鐵臣八位創會會員,也成為20世紀台灣美術史的重量級人物。
這八位台灣島內出生的年輕洋畫家,年紀大約只有三十出頭(陳澄波年紀比其他七位略大),是台灣第一代洋畫家。當年島內美術展覽盛事,只有每年一度的台灣美術展覽會(台展) 。
這群年輕本島畫家,為了爭取多一次展覽機會,於是組成「台陽美術協會」,每年舉辦一次台陽展。
最近從舊報紙(台灣日日新報,昭和9年11月13日)發現,1934.11.12在台北舉辦的開幕大會,應邀來開幕大會的台灣總督府高層官員,竟然是營繕課長井手薰(1879-1944)。
內文如下:
中堅作家を網羅し 臺陽美術協會生る
臺展を支持し、美術向上に邁進 きのふ盛大な發會式をあぐ臺陽美術協會の發會式は豫定の如く十二日午後二時より鐵道ホテルにて舉行された、井手營繕課長、上野社會課長、臺展審査員鹽月桃甫畫伯及會員六名(内廖繼春氏、李石樵氏は缺席)其他二十餘名の集合で陳清汾氏の開會の辭に初まり立石鐵臣氏の臺陽美術協會聲明書の朗讀があつた聲明書の大略は
臺展が本島に年に一回しかなく一般作家としても其の技術を發表するに誠に遺憾な點の多きに鑑み又本島美術家の向上發展と美術思想普及の為に同志と相計り此處に臺陽美術協會が組織された、よつて茲に春季公募展覽會を設けて若き美術家の自由なる發表機關とする
尚同會員は帝展系の陳澄波氏、李梅樹氏、李石樵氏、廖繼春氏、顏水龍氏、二科系の陳清汾氏、國展系の立石鐵臣氏、春陽會系の楊佐三郎氏を網羅した本島美術界の中堅作家の集團である、アンチ臺展でなく帝展に對する東光會の如く飽く迄臺展を支持して勇往邁進臺灣美術界のためにその任務を果さんとするものである、終わり井手營繕課長の會の團結心と組織上の經濟問題及會員としての今後の方針等適切なるテーブルスピーチがあつて午後四時閉會した、因みに同會の第一回展は昭和十年四月下旬に開催されるが一般作家の出品を希望してゐる
為什麼一個台灣本島人組成的美術團體的開催,會由這位當時台灣主管「工程」的最高官員參加?而不是主管文化藝術的官員來參加?
其實,井手薰與台灣美術界有很深淵源。而當年台灣總督府並沒有類似今天「文化建設委員會」的機構。
井手薰出身日本東京帝國大學建築系,是日本第一代接受西式建築教育者。
西式建築教育,都必修美術課程,有不少建築技師同時也是業餘畫家,或對繪畫有一定鑑賞、欣賞能力。
井手薰1910年來台,大概在1920年昇任台灣總督府營繕課長,他擔任此職位20年,在1940年退職,1944年在台灣病故。
他在初來台時1911年,就與石川欽一郎(台灣洋畫之父)合組「清談會」,這是日本時代一個討論文藝、繪畫、古董交流的團體,當然,此團體成員都是來台日本人,沒有台灣本島人。
1912年,他與石川欽一郎主導成立「台北(台灣)洋畫研究會」,首展於艋舺公學校講堂,展期兩天,石川欽一郎與井手薰都有畫作展出。
1927年,台灣美術展覽會(台展)成立,1938年台灣總督府美術展覽會(府展)取代台展,井手薰都以總督府官員身份,擔任展覽會理事(幹事)。展覽會的理事並不是專任(日本時代沒有類似現在台灣的「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的機構及首長),是由總督府的相關官員,與在台的美術老師(如石川欽一郎、鹽月桃甫等人)組成臨時任務編組的組織。由他們來決定台展、府展的評審人選,展覽事宜等等。
井手薰會到台陽美術協會成立大會現場,給這群才三十出頭的台灣人畫家鼓勵指導,應該是照片中另一位鹽月桃甫(1886-1954)安排邀請來的。鹽月桃甫與井手薰課長,都是台灣美術展覽會的理事。 鹽月桃甫是1912年卒業於東京美術學校,1921年來台,在台北一中(今建國中學)、台北高等學校(校址為今台灣師範大學)任教。 鹽月桃甫跟石川欽一郎都是推動台灣洋畫的教父級人物。
不過,井手薰技師光臨台陽開幕大會這件事,在後來的台灣美術史很少提到。
原因有二:第一,台灣美術史家不認識井手薰是誰;第二,日本有高層官員參加台陽的開催大會這件史實,不符二次大戰後台灣的政治意識形態。
1934年在台北成立的台陽美術協會,在1945年戰後莫名其妙地被賦與一個「台陽的成立是為了與日本植民政府對抗」的使命。
為什麼一個單純美術團體,要多了這個沈重的任務?原因有二:
1.1945年戰後,國民黨政府奉盟軍之命接管台灣,對台灣日本植民時代採取「完全否定」的態度;1947年228屠殺事件,台陽創會會員之一陳澄波不幸死在嘉義。對台陽而言,在當年的氣氛下,誇張台陽在日本時代與日本對抗的情節,是不得已的「自保」之道。
2.台灣戰後最早以文字整理台灣美術史的,是卒業於東京美術學校的王白淵。他與台陽畫會主要成員有學長學弟關係。他本人也是作家、詩人、音樂家,他早在日本時代曾參與民族運動,反抗日本植民。所以他筆下的台陽畫會,就變成具有反抗日本植民意識,與台展、府展對抗的美術團體。
事實上呢,台陽畫會成立,很單純,就是這群年輕的台灣畫家們,除了一年一度台展之外,再多爭取一次公開畫展的機會罷了,哪有那麼複雜,畫展是畫家與外界接觸惟一之道,當年可沒有出版業、網路來推展作品。
很簡單的邏輯,如果台陽美協有反抗、對抗日本植民政府的意識,恐怕早就被打壓了;大概也不會有總督府高層官員來光臨指導了。
請教一下郭柏川和楊啟東有參加台陽嗎?
想跟大哥請教一下
藍蔭鼎他為什麼沒有參加台陽?
我看他在高女教書時的照片覺得他\\\\\\\\\\\\\\\”氣質怪怪的\\\\\\\\\\\\\\\”
書上寫他的個性比較獨來獨往
不過他又跟石川那麼好…
也看過他跟廖繼春一起在戶外寫生的照片
他在前輩畫家中朋友多嗎??
恩…難怪謝教授在講述藍蔭鼎的時候,口吻帶了些諷刺的意味,這樣就清楚些了.
關於井手薰與台灣美術界之間的關係
我可以補充一小點
他在1930年總督府舊廳舍(也就是縣植物園內的”籌防局” 註:舊資料為布政使司衙門)摘除爭議之時
力主這棟建築的保留
這個事件也是台灣第一個古蹟保存爭議事件
當年總督府即編列預算整修它
並將當年的美展的舉辦地點設於此
其實井手薰除了總督府營繕課課長的職位之外
在台灣民間建築相關社團(也是台灣第一個建築研究的社團組織)”台灣建築會”長期擔任會長,至死方修
而他又參加總督府史料編纂委員及美展的評審委員,在他的公務之外,可說是非常活躍的
尋找二二八的代表性影像(1)…
多年來,每當我想起二二八,腦海中就會浮現這張照片。…
Dear kai-shao Chen,
非常高興看到如此有文化及歷史深度的網站。
簡單介紹自己﹕我叫張子義,來自彰化二水,和王白淵先生有親戚關係。我也寫詩。出過詩集《你從河對岸來》(臺北﹕曠野出版社,筆名﹕張子翊。來美19年,現住波士頓。
對於二二八,我是太晚知道了。王白淵1965年過世,我才15歲。另兩位在二二八受波及的同鄉前輩﹕張福在,陳篡地。 我對他們的事跡知道得太少。希望有機會可以用文字補回一些。
謝謝你的用心。 盼下次回台時,登門造訪。
張子義
坂田新『台湾軍教育隊』(1985年)115-116頁より引用。
昭和21年3月24日夜は、羅万俥さんの高義閣に行く前に、台北市大正街三の二の王白淵さんも訪問した。王さんはわが上野美術学校を出て、暫らく秋田市師範の教諭もしていたが、帰台後は台湾文芸界で活躍しており、台湾における著者の知友の一人である。(中略)書き散らしていた中支従軍記四五〇枚を、万一出版できたらお願いする、紙上連載も可と、然るべき処分を依頼して訣別した。(以下略)。
参考:著者は陸軍獣医中尉。
その後の諸般の情勢から、この「中支従軍記四五〇枚」は廃棄されたと推定。
<追伸>
我的電脳故障(修理中)、急遽中古の小型電脳を購入して対応開始。
>王白淵さん
住在台北的張寛敏教授(台北高校→台北帝大医学部→台湾大学医学部)也認識王白淵先生。
<参考>
張教授のご尊父は張文伴医師(台北の蓬莱産婦人科医院主)、お姉さんは張美恵女史(台北帝大e女学生、金関丈夫先生とも親交あ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