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代特種行業:台中市南夜大舞廳

本文發表於 2006 年 02 月 06 日 10:36

新曆年過年前,我請Pedro Hsieh兄幫我引薦,去晉見台中太陽堂的林老闆(真正太陽堂本店裡裡外外是我的研究對象),順便去附近一帶逛逛,那裡是台中的老市區。看到一座立面很有趣,但鐵門拉下已沒在營業的三角窗;直覺告訴我,這棟房子一定是有特殊來歷的。回家一查,這是台中資深廣告人王水河的作品。

王水河現年八十多歲,他只有日本時代小學學歷。大概在終戰後他開始從事廣告業。他做廣告招牌、畫電影看板,幫報社雜誌畫插畫,到了1950年代開始做室內裝潢(甚至建築設計),1960年代他設計很多台中的酒家、夜總會、咖啡廳。他也畫油畫、做雕塑。1950年代台中公園門柱有個很抽象簡化的人形雕塑,因為形狀看似兩人體交纏在一起,被當年路過的軍人出身老粗省主席下令拆掉。

王水河很有創意,他還獨創一套字體,叫「水河體」,當年在台中大街小巷的招牌看板都是,現在大部份都沒了,前幾天到台中放送局(原日本時代電台,整修後現已民營)吃飯,驚見裡面的一個上面寫「On Air播音中」壓克力牌子,正是當年的「水河體」。

王水河這個人很難在台灣美術史上定位,他沒有接受過正統美術教育,恐怕重視學歷及師承的純藝術界不太認同他,但他在應用藝術方面又創意十足,做過很多東西。

他在1950年代,極盛時期他開的廣告社有二、三十個學徒,學徒學師仔是沒薪水的,三冬四個月才能出師,每天王水河還檢查學徒們的工作有沒有做好,做不好的,沒做完的,就拿籐條排隊打手心,這今天我們很難想像的。

DSCN1921王水河畫很多電影看板。台灣早在日本時代就有很多電影院,甚至深入鄉鎮級的地方。電影院是聲光娛樂甚至新聞短片的來源,很多日本時代的台灣人在電影院裡認識了日本植民政府刻意製作的短片中「節節敗退逃竄到重慶的蔣介石」、「征服巴黎的希特勒」、「一統北非的墨索里尼」、「攻下武漢大勝利的日本皇軍」。從日本時代到1961台視創台,1970電視普遍之前,電影是台灣人娛樂的來源,電影院裡不但有電影,還有布袋戲、歌仔戲、傀儡戲都有。

當時「電影海報」不像今天大量印刷或任意複製輸出,每個電影院都要自己請畫師畫電影看板(掛在電影院門口),或由小丑扮「三明治人」,前後木板就是手畫電影廣告(候孝賢導演,阿西主演的「兒子的大玩偶」電影主角就是這種三明治人),講究一點是有電影宣傳車。重點是,那些都是手工畫的,全國各地戲院的看板都是各戲院自己畫的,每家戲院都不一樣。

王水河就是擔任電影看板的畫師,當年戲院不見得有分到電影公司印的海報,都要自己畫。所以呢,每個電影畫師,都會在電影上演前一天,從電影膠捲,或請放映師放片段,直接從電影畫面去構思電影海報題材構圖。

別的畫師從電影畫面擷取看板題材,王水河卻從外國電影中學到了室內設計、空間設計的技術、商業空間的技巧,又因為他在台中從事廣告業,三教九流的人面熟,所以在1960年代他拿了台中一帶很多酒家、舞廳等等這些我們叫做「特種行業」的業務,也設計很多特色餐廳。

這家「南夜大舞廳」,正是王水河的作品。

王水河父子在自家地下室工作室

我只拍到它的外觀,可參考室內的老照片及王水河其他作品網頁;對王水河先生有興趣者,自己用Google查此關鍵字,也會有很多資料。

張深切小說,王水河設計封面,字體即是「水河體」

他國小學歷,無師自通,惟一的知識來源就是外國電影。他從裡面,學到很多。

從大歷史的角度來看,為什麼1970年代的特種行業業主,不去找有牌的建築師來設計這些聲色娛樂場所?獨鍾這位只有小學學歷的廣告人王水河呢?

我認為原因有兩個,一是王水河先生他在台中商業界的特殊人脈;第二是1960年代,學院出身的建築師,正在瘋狂的信仰現代主義(Modernism),現代主義崇尚的是簡潔,無裝飾,學院出身的建築師是看不上這種特種行業的案子的,恐怕也做不出這種設計的。

王水河的作品好不好呢?今天來看,他對設計的看法是從電影生吞活剝而來,但我們也發現他轉化的過程中也加入了他的創意,仍然有一定的美學,例如從這座「南夜大舞廳」裡,立面上用了很多雕塑的光影技巧。甚至可以說,他當年在這方面業務可以拿到那麼多,也是酒家舞廳老闆、酒客、舞棍們給他王水河最大的肯定。

從建築史的角度來看,王水河甚至比當年同時正牌的建築師,提早進入「後現代主義建築」的時代呢!

王水河雖然不是建築師,但他栽培了他公子唸中原建築系、成大研究所,就是台中市王文芳建築師,他們父子一家都還住在一起。

王水河這位台中資深廣告人,是不是也給了我們建築人一些啟示?

補述

這也是水河體:

1.彰化縣員林鎮的廣成牌飼料

2.台中牛排館(1973開在台中老市區,現搬到郊區並開多家分店)

3.台中市崇德路老雪花齋

P1240438

延伸閱讀:

3 回應 針對 “1970年代特種行業:台中市南夜大舞廳”

  1. 站長表示:

    王水河先生公子王文芳建築師(大我20歲的成大學長),在網路上看到本篇文章,於是特地來函要我的住址,目的是要寄贈一本2004年出版的「王水河作品集」給我,特誌之。

  2. yuliman表示:

    原來這是水河體啊
    我小時候唸花蓮縣玉里國小,當年(1970年代中)校內每逢節慶都會在校門口掛起白色的大燈箱,上面再用鮮紅色水河體寫慶祝國慶之類的字句,對那種字體印象很深,直到今天看了這篇文章才知道是水河體。

  3. 匿名訪客表示:

    原來這就是水河體啊。小時候在彰化的電影院看到的冷氣開放的燈罩上的字原來就是這種字體。


    [站長回覆]:彰化車頭附近的「台灣大戲院」,就是王水河先生設計的。他包辦外觀、室內設計、大廳壁畫、識別系統(如你講的「冷氣開放」字樣)。

    這字體在二十年前,台中市街到處可見(可見整個台中市區都是王先生業務範圍),王水河先生慢慢退休後,很多老店拆除改建大樓,現在就比較少見了。

發表回應

留言內含URL、廣告字,會被系統視為廣告而扣住不顯示,請待站長解除。
留言涉私密請直接寫email給站長

本Blog其他隨機文章(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