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投埔林炳炎Blog成立

本文發表於 2007 年 08 月 26 日 09:43

pylin.jpg

台灣電力公司資深課長、台灣技術史研究者林炳炎先生,也是我成功大學建築系1968年畢業的前輩學長。

自從與林前輩認識交流以來,對林前輩公餘之暇獨力從事台灣技術史研究,自費到美、日等國搜集史料,非常佩服。

在我的雞婆之下,幫林前輩開一個Blog網站,讓林前輩放一些個人心得、文章、檔案及寫真。

此Blog目前就放在我的主機(kaishao.idv.tw)上,但有一個獨立的網址名稱(Domain Name),網址為:https://pylin.kaishao.idv.tw

因為香港有位極知名的大資本家兼銀行家與林前輩同名同姓,香港的林炳炎是恆生銀行創辦人(恆生指數即為香港股市最重要指標)。為曲隔起見,此網站定名為「北投埔林炳炎」。

「北投埔」係林炳炎先生出生地草鞋墩的古地名,極可能是古早當地原住民平埔族的稱呼;而草鞋墩是今台灣南投縣草屯鎮的舊地名,應是漢化或漢人入侵後之地名,在日本時代1920年才改為草屯。

網站初創,敬邀各界蒞臨留言指教。網址為:https://pylin.kaishao.idv.tw

4 回應 針對 “北投埔林炳炎Blog成立”

  1. 鉑鎂鑼表示:

    凱劭兄當真了不起,我擅自連結了


    [站長回覆]:林炳炎前輩剛放上去的文章中,提及一位當代台灣人不認識,但對台灣醫學、科技、教育有極重大貢獻的高木友枝博士(1858-1943)。高木博士在1929年回日本東京後,邀請當時在日本大放異彩的台灣第一位雕塑家黃土水先生(1895-1930)製作胸像。

    而黃土水卻在隔年1930年因腹膜炎驟然逝世,你阿公李梅樹那時正在東京求學,有跟張秋海(後來去中國發展)、郭柏川、陳承藩、何德來等人在東京學藝術的台灣人,去幫忙處理黃土水後事;因為你阿公有跟黃土水等人在東京經常聚會往來,我猜你阿公在黃土水生前,應該看過此胸像的製作過程或成品。

  2. 鉑鎂鑼表示:

    李梅樹對整個祖師廟雕刻的堅持、全台灣尋找高手師傅、甚至親自雕了廟門口石獅、創立國立藝專雕塑科,我相信老畫家心裡面受到黃土水大師很大的影響。
    其畫風的立體感、層次感、透視感更是見畫如見雕塑。
    我相信,當李梅樹望著祖師廟、或是當雕塑科主任時,一定常常想著:假如有黃土水….


    [站長回覆]:對,日本時代,亦戰前所培養的台灣雕塑人才,並不像油畫那樣枝葉茂盛。

    黃土水是第一位(1930過世),接下來是陳夏雨(赴日,228後隱居)、黃清埕(留日,1942基隆坐船被美軍擊沈過世)、蒲添生(留日)、陳夏傑(陳夏雨的弟弟,本土培養,我南一中工藝老師)。可以說學雕塑者本來就少,且其中有人命運坎坷,來不及大放光芒。

    戰後那個時空環境下,雕塑不被當作自由的藝術創作,反而資源都是去做「偉人」銅像比較多。雖說蒲添生前輩的偉人銅像作品中也不少藝術上佳作(甚至很多別人所刻的蔣介石孫文銅像,都是直接抄他的),但是,雕塑在台灣發展就被侷限了,只是政治招牌符號,沒有與環境融合、公共藝術的價值。

    國立藝專的雕塑科,是國內第一個雕塑專門科系;不過當年國立藝專校長,是朱尊誼。此人是我們成大建築系系主任(1950-1965),再北上接任藝專校長,朱校長相貌堂堂,是做大官的外表。但我查了半天(別懷疑我在台灣建築史的功力),我居然沒找到朱教授有什麼可傳世的作品(建築或藝術類都查不到),也沒查到他有什麼學術性的專書論著,他在我們建築系就告誡,大一基本設計課,作雕塑時別用紅的;沒想到我遇到某位藝專的老校友,也跟我講了這句朱校長在藝專說過的銘言,這位藝專老校友直指,朱校長的時代,是藝專校史中沒有活力的時代。老實說,李梅樹教授在那個環境下,能有什麼作為,我也有點懷疑的啦。

  3. 鉑鎂鑼表示:

    凱劭兄所言甚是,[偉人銅像]更說明了當時的大環境,政治下的藝術,嘆!

  4. 東星表示:

    請教前輩
    大屯山工事紀念碑有它的來源故事嗎?

發表回應

留言內含URL、廣告字,會被系統視為廣告而扣住不顯示,請待站長解除。
留言涉私密請直接寫email給站長

本Blog其他隨機文章(五篇)